折柳赠别
[折柳赠别]
杨柳是中国古代送别诗中描写得最多、也是最优美动人的一个意象。因为柳条似愁肠,柳叶似愁眉,也有人认为,柳丝柔软细长,能系住行人的心,柳枝依依,能传达依依不舍的心绪。此外,“柳”与“留”谐音,折柳赠别,暗中寄寓殷勤挽留的意愿。故清人褚人获在《坚瓠广集》中说道:“送行之人,岂无他枝可折而必折柳者,非谓津亭所便,亦以人之云乡,正如木之离土,望其随地皆安,一如柳之随地可活;为之祝愿耳。”《诗经·小雅·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是最早以杨柳表惜别之情的诗句。因为有了袅袅的柳枝为意象,离别的伤感仿佛便多了些春意与诗情。从此以后,柳的意象便与中国诗歌的离别题材密不可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