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月咏别
[借月咏别]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有玉盘、玉兔、玉壶、冰轮、婵娟、嫦娥、蟾宫等别称的月亮,自然成为文人骚客赖以表现别离主题的现成材料。借月咏别,滥觞于南朝作家谢庄的《月赋》:“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李冶《明月夜留别》云:“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别后相思人似月,云间水上到层城。”对月亮描绘最多最具风韵的,当属王昌龄了。“何处遥望君,江边明月楼。”(《送胡大》)“天长杳无隔,月影在寒水。”(《送李十五》)以无边无垠的寒水寒月,渲染出了夜别的无限离愁……月亮在宋代词人的笔下焕发出了新的光彩。“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蝶恋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这段家喻户晓的名言,以月之圆缺比喻人之离合,兼具诗情与哲理,曾激起古往今来多少离人的强烈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