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杂项 > 古人如何借书画说再见(组图)

古人如何借书画说再见(组图)

2015-12-09 12:51 文章来源:99艺术网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5.jpg

借月咏别

[借月咏别]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有玉盘、玉兔、玉壶、冰轮、婵娟、嫦娥、蟾宫等别称的月亮,自然成为文人骚客赖以表现别离主题的现成材料。借月咏别,滥觞于南朝作家谢庄的《月赋》:“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李冶《明月夜留别》云:“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别后相思人似月,云间水上到层城。”对月亮描绘最多最具风韵的,当属王昌龄了。“何处遥望君,江边明月楼。”(《送胡大》)“天长杳无隔,月影在寒水。”(《送李十五》)以无边无垠的寒水寒月,渲染出了夜别的无限离愁……月亮在宋代词人的笔下焕发出了新的光彩。“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蝶恋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这段家喻户晓的名言,以月之圆缺比喻人之离合,兼具诗情与哲理,曾激起古往今来多少离人的强烈共鸣。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