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草惜别
[芳草惜别]
春草染上伤别的色彩,淮南小山的作品中已有滥觞。《招隐士》有“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之句。“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是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的承继。“青草碧色,春水绿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是江淹《别赋》的发挥。到了唐代,离离芳草寄托了多少文人的别情离绪。李白《送赵判官赴黔府中丞叔幕》云“东风春草绿,江上候归轩”、王维《送别》云“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皇甫冉《送陆鸿渐栖霞寺采茶》云“借问王孙草,何时泛碗花”、雍陶《送于中丞使北蕃》云“来春拥边骑,新草满归程”等,无一不是借草表达早日相会的意愿。众多诗人中,刘长卿最擅写草。其“离心在何处,芳草满吴宫”、“离心秋草绿,挥手暮帆开”、“江南江北春草,独向金陵去时”、“岁岁王孙草,空怜无处期”,或写实景,或为想象,诗中的草无一不是诗人离情别绪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