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宣德年制”六字篆书刻款,这个德字有一横
到今天中国经济迅猛发展,国人日趋富足,以西方为标准的现代生活方式带来的弊端日益显现,反思过后,中庸和谐、张弛有度的传统生活理念得到更多人的认同,中国人特有的优雅生活方式,又在逐渐回归,宣德炉也由破铜烂铁逐渐回归原来的位置,回到我们的生活之中。
王力:最近几年喜欢铜炉的人的确是增加了。之前我们把铜炉跟金铜造像放在同一个专场,但后来我觉得,单纯从材质出发把这两样东西放在一个专场, 不是太合适,所以今年还是把铜炉放到了文玩的专场里面,让它回归文玩清供的行列。上周秋拍我们有十几个铜炉上拍,很多都拍得很不错。
羊城晚报:铜炉之中最著名的肯定是宣德炉,不在收藏界的市民,可能很多人都听过宣德炉的大名。是不是只有宣德年间制作的香炉,才能称为宣德炉?
何朝阳:几百年来,对宣德炉的定义、真伪始终争论不休,一直没有停息过。可以说,鉴别真假宣德炉,已经成为中国文物界的一宗“悬案”。但这也是吸引我这十几年来一直去研究它的一个原因。
从严格意义上讲,或许只有宣德本朝皇宫制造的铜炉才能称为“宣德炉”。但这种黄铜工艺品从创铸出来之后就受到朝野的热捧,上行下效,仿造之风在 宣德本朝就开始了。在宣德炉创铸后的500多年里,仿造之风不断,虽然炉的造型式样和工艺水平有了诸多不同,但式样、工艺、材质都保持了极强的稳定性和延 续性,而炉款基本和它诞生时一样多为“大明宣德年制”或“宣德年制”,即便是明清两代官作的宣德炉也是如此,所以也可以说,宣德炉已经成为一个可以做清晰 界定的实用工艺品门类。
羊城晚报:您的意思是,宣德炉已经成为一个统称?
何朝阳:对。所以收藏界对宣德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特指由宣德皇帝授意创制出品的皇家铜炉,谓之“真宣”。而广义的,泛指明宣德宫廷创制后,按一定标准生产制造的仿宣德铜炉工艺品门类,谓之“仿宣”。
我们之所以坚持认为宣德炉是这一类工艺品的名称,是因为500年来,宣德炉的仿造生产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工艺和样式,爱好者和收藏者也一直约定俗成地对其这样称呼。
有朋友说得好,炉带宣德款与其说是伪仿,还不如说是对宣炉黄金时代的尊敬和缅怀。这也正是这类铜香炉历来被统称为宣德炉的原因所在。就像“景泰蓝”一样,明代有明代的景泰蓝,清代有清代的景泰蓝,今天有今天的景泰蓝,而不是说景泰时期生产的才是景泰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