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杂项 > 鉴别真假宣德炉成悬案 德字写法并非断代标准(组图)

鉴别真假宣德炉成悬案 德字写法并非断代标准(组图)

2015-12-28 12:37 文章来源:新浪收藏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D  好铜炉存世量很少

羊城晚报: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帝王都雅好器玩,这也是历史上收藏风气最劲的一段时期。在他们的授意下,这三代有很多仿前朝的工艺品如瓷器、佛像、铜炉等等,给后世断代增加了不少难度。明清两代的铜炉有没有各自明显的时代特点?

何朝阳:在生活的不同区域,按照其功能,摆放不同炉型的宣德炉,在明清两代已经形成了普遍的共识,其标准其实早在宣德皇帝铸造第一批宣德炉的时候就基本确定下来了。

清代从顺治到康熙年间,铜炉还明显带有明风,比较拙重古朴,基本沿袭明代的造型和工艺。到了雍正年间,宣德炉的仿造已经在力求变化。

清代仍然以铜钱为主要流通货币,而且钱币铸造的工艺比较简单,如果民间得到铜的成本低于钱价的话,私铸钱币就没有办法控制,将会带来严重的社会 问题。所以黄铜仍然被政府严格管制。所以清代中早期的铜炉价格不菲,好铜炉的拥有者非富即贵,市井百姓还是使用陶瓷的香炉为主。

羊城晚报:有没有特别出名的堂号?

何朝阳:明清两代在仿铸宣德炉的过程中,逐渐融入了各个时代的审美情趣和工艺特色,更注入了不同时期设计者和铸造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形成了不 同时期的造型风格和工艺特征,涌现出明代的吴邦佐、周文甫、张鸣岐、徐守素、石叟、汤子祥,清代的巴格、胡四、刘贞甫、刘学诗等有据可查的制炉名家,还有 以施念峰为代表的施家、以甘文堂为代表的甘家、以胡文明为代表的胡家等制炉名坊,留下了大量精妙绝伦的宣德炉艺术珍品。

研究宣德炉的发展史,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个相对清晰的变化轨迹,看到明清两代文人在其中注入的心力。如果完全漠视几百年来宣德炉从单纯仿制到发展求新的演化历史,认定今天存世的明清宣德炉都是“仿品”,显然缺乏调查与研究。

也正是这种“仿品”观,使得很多宣德之后生产的,有着极高艺术水平和收藏价值的好铜炉,在历经数百年沧桑之后,最终仍被定性为赝品、仿品而遭损毁。

羊城晚报:民国的铜炉好不好?

何朝阳:到了清末民国之后,香水流行,宣德炉逐渐退出了生活实用领域,被分化到收藏和祭祀两个用途。看多了明清的经典铜炉,民国和当代铸造的,已经入不了我的眼睛了。

羊城晚报:铜炉现在的受宠程度,很像当年金铜造像突然红起来那会。对它的前景有什么判断?有没有可能下来也要专场拍卖了?

王力:好的铜炉只会越来越贵,但要做专场拍卖难度很大。除了之前北京专场拍卖王世襄先生旧藏铜炉的那一场之外,即使是北京嘉德、北京保利这些拍 卖行,一次拍卖会能够出来几个好的铜炉的概率都很低。我们去做征集,一次能征集到两三个好的铜炉就已经很了不起了。一场拍卖有二三十件铜炉已经很了不起 了,但一个佛像专场我们能够拿出一百多件。

好的铜炉存世量非常少。一来中国的铜炉经过战争年代被熔来做子弹、破四旧那么多劫难,存世量本来就少;二来买铜炉的人文化层次普遍都比较高,欣 赏得了这种美的人,需要有很高的审美情趣,而能够达到他们这种审美需求的铜炉数量又很少,所以他们买下之后很少再出手,市场上买一件少一件。很多藏家现在 对铜炉的品位已经越来越高了,对铜炉的品鉴已经接近古代文人了,所以铜炉的价值才会这么快回归。

羊城晚报:当代的科技进步,能否还原宣德年间的铸造技术?

何朝阳:当代人太浮躁,沉不下心制炉,即使技术能够很接近,但气韵不如前人生动。很多当代的古玩,其实有时看技术能够浑水摸鱼,但如果看气韵反倒一眼就能看出端倪,中间几百年的差距,不是想仿就仿得了的。

羊城晚报:我看您的很多藏品都在使用,这也是宣德炉跟其他很多藏品所不同的,不但可以把玩,几百年前的文物至今还有实用价值。

何朝阳:宣德炉同样要盘养,加温可以让金属铜加速氧化,形成更厚实的包浆,可能让炉子的皮色变得更漂亮,以炭火慢养就是正统的古法。盘养的本 身,也是玩炉的一大乐趣,没有过成功烧炉经历的人,是很难体会到烧炉的乐趣的。喜爱温火养炉、盘炉的藏友,则在盘养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宣德炉经年火养的变 化。但如果一段时间不养,则需要将香灰倒出来然后密封保存,炉的内外也要盘擦干净,放置在干净通风的地方或者收纳起来。

首页上一页12345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