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我为何认为现在已经到了需要“国家队”重视书画“回流”的时候呢?
最近我考察了旧金山、洛杉矶的一些博物馆、美术馆,走访了几位华人收藏家,有个现象引起了我的注意,第一代华人收藏家有的已过世,有的进入暮年,他们耗费一辈子精力和财力搜集珍藏的中国书画和藏品的出路,成了无法回避的问题。如果传给下一代,高昂的遗产税是他们根本承受不了,不得不选择“捐赠”“寄存代管”等办法。如我在洛杉矶博物馆参观,东方部主任利特尔先生打开库存,让我尽情欣赏了不少明清书画。
当然,有几件可能是存在疑问的,利特尔是中国通,非常懂行,拿出来时就提醒:“这件可能有问题”。我所关注的,并非这批中国书画本身的质量问题,而是来源问题。它们都是一位中国收藏家“寄存代管”的。再如2015年6月20日至2016年1月3日,美国弗利尔美术馆举办了一场名为“解谜:八大山人的艺术”的展览,展出了其馆藏的43幅八大山人书画。这批八大山人作品的来源是华人收藏家王方宇。这次在旧金山我结识了一位曾在弗利尔美术馆供职并亲自经手了这批藏品入藏的资深研究员,了解了这批作品之所以会进入弗利尔美术馆背后的故事,其实,也与遗产税有很大关系。
有些顶级的华人收藏家,并不愿意涉及拍卖市场,不想自己的藏品以拍卖的方式流向社会。我接触了一位藏家,非常低调,几乎不抛头露面,他拥有数千件藏品。友人陪同我去参观他的部分藏品,他颇有底气地问:“你喜欢明代哪几家?想看点什么?”友人告诉我,他基本上“只进不出”,好东西到他这里就留下来了,不会轻易出手。
我婉转地询问了今后这批藏品的归属问题,他也婉转地说了一个比喻:自己喜欢的藏品,就像自己的女儿,总希望找一个好婆家、好归宿,不能谁出的钱多、彩礼多就嫁给谁。这其实是一些真正的收藏家的真实心态,他们不会轻易让自己的藏品“回流”到拍卖市场,他们要寻找一个两全其美的方式。这次浙江美术馆在美国征集了一批藏品,藏家主要看中的正是浙江美术馆上乘的保存条件和学术环境。
美国的博物馆、美术馆之所以能够得到大量社会捐赠,与其政策导向有关。一方面,课以相当高的遗产税;另一方面,企业捐赠给博物馆、美术馆可以抵税。这样,一些大企业、大财团就纷纷成立自己的基金会,购买艺术品捐赠。不少藏家的下一代,受遗产税困扰,往往是由基金会出面解开这个困局的。
基金会买下藏品捐赠给博物馆、美术馆,藏家有了交遗产税的钱,基金会可以享受抵扣,直接受益者是博物馆、美术馆,真正长期受益者是社会大众。比如上面提到的弗利尔美术馆征集八大山人作品,美术馆并没有出钱,所需经费也是由基金会解决的。
我国目前艺术品捐赠抵扣的政策尚不完善,但国有博物馆、美术馆在引进海外书画作品上是有相当优势的,首先在于为海外的一些藏家解决后顾之忧问题,让其藏品有个很好的归宿;其次在于经过报批,海关可以给作为藏品的书画免税。当然,要真正做起来,难度也不小,藏品真伪的鉴定、奖励补偿的标准,都需要缜密周到地加以解决。但这方面大有可为,这是毫无疑问的。
拍卖市场的“回流”,仅仅是试水,真正的大手笔,应该来自于“国家队”。
(作者系浙江美术馆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