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手(红本彩墨)叶浅予临摹
敦煌艺术,在一代代的美术家和莘莘学子的研习与传承中,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关山月、叶浅予、吴作人、董希文、常书鸿……这些中国美术史上的大家都曾到过莫高窟“面壁”苦修,精研造型。之后又有源源不断的美术家和美术院校师生继续前辈的道路,在汲取养分的同时进行开创性的探索。正于太庙美术馆展出的300余件名家临摹作品和当代美术家多元形态的视觉艺术作品恰好将一辈辈艺术家对敦煌艺术的追溯、临摹、重新诠释与创新展示给观众。
由中央美院、北京市总工会、敦煌研究院主办的展览“文明的回响(第一部) :穿越敦煌”将持续至3月16日,不仅展出了古代壁画的临本和老一辈艺术家真实再现古代丝绸之路上经贸、文化交流场景的临摹作品,以当代审美重新诠释千年敦煌文明的作品也贯穿展览“凿空” “飞天” “司乐” “供养” 4个篇章。不同媒材、不同形式的水墨、雕塑、装置、影像、服装设计等作品交汇并置,超长体量的当代艺术作品被悬吊于殿堂高处,古代建筑空间与艺术家的创造发生奇妙的组合关系,充满了视觉上的冲击与律动。
因让雕塑可伸缩而被人熟知的纸雕艺术家李洪波继续将“拉伸”“扭转”的动态语言应用于他的作品《无形无相》中,撷取了黄土的色调,延绵的纸雕在墙面上层叠、盘绕的形态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敦煌飞天图式,两者的姿态和意境皆是异曲同工。
在敦煌洞窑中曾涌现出大量展现浪漫艺术想象的乐舞壁画,印证了中西方礼乐文化传统相互激荡、共生发展的历程。跨界艺术家谭盾用他的装置艺术品《声音地图》回应了这一主题,两个悬挂于墙上,蕴含着“天圆地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方形CD播放器,以相同的速率不停地旋转着,专辑《水乐之复活之旅》中的两个片段,像墙面背景上“流淌”出的文字,在某一点“交汇” 。谭盾在视频采访中将两部音乐作品的手稿比喻为丝绸之路的两端,既象征不同宗教文化背景下的神明——佛陀与耶稣,也象征着蕴育出不同人类文明的东方与西方,它们被联结起来形成的千年的声音地图,正像是千年的丝绸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