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发表了题为《春晚:温暖的在家感 满满的获得感》的文章,文中写到:“在春晚的舞台上,始终有‘在家感’——亲人的陪伴与‘我们’的归属,始终能摸到‘脉搏’——民俗的内核与时代的精神,也始终能戳准我们的泪点和笑点。在国人难得的‘公共时间’里,情感的凝聚、梦想的交汇,让身处现代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收获温暖和鼓励,也给处于历史新坐标的‘大家庭’以更多希望与勇气。”
家的感觉,我想这不是个人的认可,而是每个中国人的共同聚焦。既然是一个家,我们就不能再以56个民族的分类来标识。因为我们有一个统一的标识,那就是“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就是由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希望以后的春晚,不能再以56个民族的个体来呈现,而是以中华民族大家庭为自豪。在此,我也要呼吁一下,我们不仅要以中华民族作为我们统一的标识,更需要呼唤“中华服”的出现。
我期盼中华服将取代当今春晚上的西装革履,在中国春晚的舞台上,演出服装不能延续西方人的装扮了。以我们今天的国力和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我们又足够的精神底气及审美能力创造出最能体现中华精神的中华服。
魔术师YIF再次登上了央视春晚舞台,表演了“一秒还原魔方”“毛笔悬浮写字”“从PAD中夹出饺子”等近景表演赢得了全国观众的阵阵惊奇。作为接棒董卿的魔术“托儿”,撒贝宁与YIF配合默契,其逗比属性让节目的可看性也提升不少。不过,今年春晚魔术节目的最大隐喻始终在于探秘和对暗物质的提示。可以说是一个对暗物质实际存在并且渐渐呈现在政府和政策上开放的信号。在暗物质的概念之下,说明我们人类对未知领域区域不是在逐渐缩小,而是在扩大。科学跟着信仰走,信仰跟着感觉走,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信仰出现,我相信在新的一年里,对信仰、灵魂以及暗物质会有更好的探索表述。
以喜庆、团圆和民俗、民习和民风来体现中华民族的习俗,将这些注入到央视春晚,一定能带起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和中国梦。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中国人以吃饺子、放鞭炮、看春晚作为过年约定不变的新民俗。可是在今年的春晚中,相声演员李寅飞、李丁表演的相声《我知道》,却把放鞭炮与环保对立了起来。
放爆竹是中华民族由来已久的民俗,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早在春秋末年,当时的世界首富范蠡在《陶朱公书》就有记载:“除夜烧盆爆竹与照田蚕看火色,同是夜取安静为吉”之句,西汉时文学家东方朔在《神异经》也记述有“爆竹驱山魈”的故事。相传是为了驱赶一种叫年的怪兽。当午夜交正子时,新年钟声敲响,整个中华大地上空,爆竹声震响天宇。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时刻,有的地方还在庭院里垒“旺火”,以示旺气通天,兴隆繁盛。在熊熊燃烧的旺火周围,孩子们放鞭炮,欢乐地活蹦乱跳,这时,屋内是通明的灯火,庭前是灿烂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响声,把除夕的热闹气氛推向了高潮。
年年春晚求创新。而创新绝不是技术、手段层面的事,而是构建起具备较强思想性的内在精神主线,围绕主旋律所进行的创新,才是有的放矢,才能纲举目张。今年春晚一共有歌曲、舞蹈、小品、杂技、情景剧等39个节目。在4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回顾建设小康的可喜成就,展现决胜小康的坚定信心,分享全面小康的美好愿景。形象的体现了中国梦+强军梦的大主题,紧紧围绕“你我中国梦,全面建小康”这一主线,将全国人民的年度记忆融入丰富多彩的文艺形式中。我也连续四天,以猴年央视春晚为题《李说当然》,既是一个从人体工程学学理给猴年春晚的点评,也是给中央电视台提出更高的要求;中国文化,是以华夏文化为基础,充分整合全国各地域和各民族文化要素而形成的文化。在明年的春晚中,应该加重中国文化的元素,多在喜闻乐见的节目形态上体现中华民族的共同社会意识形态,反应社会政治、经济与科学技术发展的新貌。要减少或杜绝带有不吉祥预示的选题,期盼在丁酉央视的春晚中看到一台有时代精神和民族信仰的好戏,壮丽却不简单、热烈又不失温情,以猴年春晚为起点,成为中国人民最最喜爱而充满了亲情的年夜饭。
李建军写于深圳2016年2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