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市场 > 马健:艺术品金融化及其深化

马健:艺术品金融化及其深化

2016-02-25 09:04 文章来源:《艺术品鉴》杂志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马健,上海交通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博士,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研究员,西南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中央财经大学拍卖研究中心研究员,清华大学艺术金融管理高级研究班导师,文化部文化艺术人才中心艺术资产管理规划高级研修班导师,中国文化管理协会艺术品市场管理委员会理事,以及多个企业机构、收藏团体和私人藏家的顾问。

中国艺术品市场整体规模出现持续而快速的增长趋势,契合了国际艺术品产业化和艺术品金融化的总体趋势,标示着艺术品金融时代的到来,同时催生了包括艺术银行服务、艺术品质押融资、艺术品投资基金和艺术品份额化交易在内的艺术品多元化商业模式。一种新的艺术交易形态、新的艺术市场格局和新的艺术资本运作方式正在悄然形成。艺术品金融化无疑已经成为当今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热点话题,在艺术品金融化悄然兴起的过程中,怎样使新的艺术交易形态和新的艺术资本运作方式具有蓬勃向上的生命力和经久不衰的创新力,也成为了业内人士和专家学者关注的焦点。

事实上,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到今天,遇到了一个很大的困境,这个困境不是今天才有的,却由于艺术品市场的日渐火爆而被不断聚焦,不断放大了。这也是制约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的两大瓶颈:品质风险和流动性问题。我们可以先来看几组数据:

根据诺亚财富管理中心的研究报告,2004年以来,中国艺术品投资的半年收益平均已达16%,个别投资品种半年回报率更高达80%,远超过了股票和房地产。

根据招商银行2011年5月发布《2011年中国私人财富报告》,2010年,中国个人总体持有的可投资资产规模达到62万亿元,预计2011年这个数字将进一步提升至72万亿元。

根据文化部文化市场司组织编撰的《2010中国艺术品市场年度报告》,2010年中国艺术品市场交易总额是1694亿元。

对于资本而言,半年16%的收益率,差不多32%的年化收益率是多大的吸引力?但为什么2010年中国艺术品市场交易总额只有1694亿元?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因为品质风险和流动性问题的制约!正是因为这两个门槛,导致很多资本虽然欲火焚身地想进入这个市场,但最后还是只能很郁闷地隔岸观“火”。

众所周知,近年来,艺术品已经成为了继证券和房地产之后的第三大投资热点。国外的许多银行早就将艺术品作为资产配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借此规避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例如,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的收藏规模就蔚为壮观,甚至比许多专业美术馆的艺术品数量还要多。德意志银行花了30多年的时间收藏了以当代艺术为主的56000余件艺术品,并将这些艺术品陈列在德意志银行遍布65个国家的850家分行。德意志银行相信:“这有助于银行员工更深刻地理解世界,同时还可以支持艺术家的创作。”此外,瑞士银行(Swiss Bank)、英国富林明投资银行(Robert Fleming Group)、意大利圣保罗银行(San Paolo Imi)、澳大利亚西太平洋银行(West Pacific Bank),以及亚洲地区的新加坡大华银行(United Overseas Bank)、泰国泰华农民银行(Kasikorn Bank)、中国台湾玉山银行(E.Sun Bank)等金融机构也一直都在进行着艺术品投资。不仅如此,包括瑞士联合银行集团(Union Bank of Switzerland)、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荷兰银行(ABN Amro)、摩根大通银行(JP Morgan Chase & Co。)、花旗集团(Citi Group)和摩根士丹利集团(Morgan Stanley Group)在内的世界重要金融机构都先后推出了艺术品投资的咨询服务,并且为客户提供相应的金融支持。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