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趣闻 > 鸮形玉饰上的神秘面纱(图)

鸮形玉饰上的神秘面纱(图)

2016-02-26 09:16 文章来源:收藏快报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鸮形玉饰鸮形玉饰

这件鸮形玉饰(见图),2001年从关中西部的凤翔一座春秋时期的秦墓中出土;长11.3厘米,宽4.1厘米;青玉略泛黄,呈扁平长条状,运用写意的艺术手法雕刻成一只鸮鸟的形态,特别是对称的两穿孔作鸮目,十分生动。因为这种造型的玉器多出土于东北的红山文化遗址上,在西北周秦文化核心区的春秋秦墓中出土,极为罕见,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这类鸮形玉饰被赋予红山文化内涵并形成特色,大概是上世纪70年代的事。1973年,在辽宁西部低山丘陵区的阜新胡头沟一座红山文化的墓葬中,出土的一件鸮形玉饰,此后在内蒙古巴林右旗那斯台、辽宁牛河梁等地,先后都有这种类型的玉饰出土,其中牛河梁M14出土的一件之精美,震惊学界。80年代以来,随着红山文化考古不断发现,这类鸮形玉饰在多处红山文化遗址中都有出土。因这类玉器的造型奇异,纹饰风格独特,具有浓郁的神秘色彩,多被学界称为“勾云形玉佩”。多数学者依其造型外观,又把这种玉饰分为“勾型玉佩”与“齿型玉佩”两大类型。特别是辽宁牛河梁27号墓出土的就是当时所知最大一件“齿型玉佩”。现在我们能看到的其他各种造型,基本上都是在这两种类型基础上的变异。这反映红山文化研究中这类玉器的发展面貌。目前能见到的考古发现中,除红山文化覆盖区域外,在其他地方还未曾看到这类鸮形玉饰的出土。因此,在红山文化区域以外的关中凤翔发现这件鸮形玉饰,不但给红山文化的研究增加新的资料,而且为鸮形玉饰笼罩上一层更加神秘的面纱。

勾云形玉佩,是红山文化所独有的一种玉器类型。这件鸮形玉饰显然属于“齿型玉佩”范畴。“齿型玉佩”,顾名思义,因为在它的下半部的中段,有五个醒目的齿形,故而得名。勾云形玉佩造型有些神秘莫测、令人费解,学术界在数十年探索研究中,曾有过许多种学说,诸如云气说、龙形说和凤、鹰等鸟形说等。然而,从这件鸮形玉饰出土地与时代背景看,凤鸟说应当更能体现它的文化内涵。

鸮的形象在仰韶文化彩陶上已经出现,到商周时的青铜器上表现得也很广泛,如妇好墓出土的鸮尊,造型雄奇,花纹绚丽,既是实用器,又是极好的艺术品。汉代以降,也还能见到这种鸮形主题的艺术品,如较多出土的陶鸱鸮形器,可能被赋予特别的含义。

大量考古材料证明,红山文化时期玉文化的神性表现最为突出的就是祖先崇拜。鸱鸮被认为是生殖神与祖先神,这件鸮形玉饰鸮目夸张的表现手法,也是为了给鸮赋予神性的神秘内涵,在膜拜中增强自信。由此不难看出,鸟在我国先秦时期的社会生活中有着非常特殊的地位,古史传说时代,就有许多关于鸟的传说故事。如商人的祖先女娀到城外沐浴,食了一个鸟卵,就生下商人的高祖契。《诗经·商颂·玄鸟》载:“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史记·殷本纪》也记载:“殷契母云简狄,有娀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秦人对鸟的崇拜有过之而无不及。《史记·秦本记》载:“秦之先,帝颛顼之后裔,孙曰女修。女修织,玄鸟陨卵,女修吞之,生大业。”一般认为“玄鸟”是燕子,其实,“玄鸟”应当就是鸱鸮。因此,关中凤翔春秋秦墓中出土的这件鸮形玉饰,与秦人青铜器上的凤鸟崇拜如出一辙。这应当是秦人祖先崇拜观念的表现。至于这件与红山文化酷似的鸮形玉饰,为什么会出土于周秦文化的核心区凤翔,由于这个发现还是孤例,不得不引起学界的关注。

(文章来源:收藏快报)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