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旧是春风乍起的三月。北国树木已现点翠,勃勃生机即将撒欢。
依旧踩在深化高考招生改革的节点,中央美术学院进行了在24000多名各地考生中选拔800多名艺术之苗的招考工作。
与去年色彩缤纷的“棒棒糖”考题略有不同,今年考试凸显艺术与人文、科学与审美的‘鲜辣’,让诸多社会艺术培训机构唱了一出‘空城计’。
今年央美的招考改革,是在去年试点成功的基础上全面铺开。在一道道突破常规艺术认知的考题中,我们看见了一场场的较量。
心与物的较量
“给父母的10个惊喜”非简单幽默表达
24孝中有个故事“戏彩娱亲”:大意为70岁的老莱子为了逗父母高兴装扮幼童言行。这个故事被该校实验艺术学院院长吕胜中作为“思维活力”科目的考题之引,要求考生以写为主画为辅“制造给父母的10个惊喜”。
这样的考题受到了一些质疑:24孝文化还能成为当今时代文化的主流吗?其中不合理的存在也是文化的劣根性的体现。
对于质疑,除了批判性地思考和深究24孝之所以存在的文化历史背景外,更要建设性地作为。
“学生通过考试重新理解‘孝’的存在与意义。人伦和谐社会才会和谐,此意在任何年代都不可偏废。虽然比较理想化,但我们希望这样的考题能成为考生一生中最重要的考题之一。”从事高等艺术教育三十余载的吕胜中用心良苦。
艺术教育其实是非常精巧而复杂的心智活动,讲究创作与感受辩证且统一。而这样的用心能被考生感知并珍惜吗?
实验艺术学院的青年教师邬建安乐观中亦有忧思。
“家人都不爱吃鸡蛋,但鸡蛋又是早餐必备食物。为了让父母能快乐地接受这个‘不得不’,我用醋在蛋壳上作画,画好后再煮,待把煮熟的蛋剥开后,消失的画出现在蛋白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