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力钧,纸本水墨,39.6×69.2cm,2014年
艺术史是另一种形式的社会心理史。大凡能够深刻表现一个时代社会心理现象的艺术作品都会载入史册。
方力钧从童年到青年的成长过程正是中国走向现代化过程中从社会经济到思想文化多维度矛盾冲突和转折变化最为突出的时期,也是青年一代从迷惘和挫折中吸取精神营养机会最多的时期。
1989年,方力钧从中央美院版画系毕业就赶上了剧烈的社会动荡——中西方价值体系的激烈冲突,传统与现代化力量的犬牙交错。压抑、苦闷、怨愤、消沉、自励……成为那个时期普遍的矛盾情绪状态。思想敏锐的方力钧从自身现实的生活经历中感悟了那种复杂的时代性社会心理痛楚,并通过系列折射出自我精神状态的“光头”图像记录下了具有某种文化象征性的历史场景。那些扭曲夸张的脸,桀骜不驯的后脑勺,可以说是青春叛逆的写照,可以说是玩世嘲讽的表情,也可以说是一种文化的自醒的象征,更多地表达出了思想上不愿被操纵,道德上不愿盲从,达观向往自由的一代人对于精神破碎现实的智性抗争。
作为观念艺术作品,那些“光头”也许不是“文革”之后的中国出现最早的,但却是留下历史痕迹最深的。对于一个特立独行的人而言,许多传统意义在无形中消解了;一些为社会不屑的东西,却如获至宝。与其说方力钧的“光头”是另类,还不如说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是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