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和晃平,《原力》,2015年
在这次的群展中,另一位日本艺术家名和晃平(Kohei Nawa)的作品“原力”(Force)同样强调了万物平等和物我界限的消融,这种全新角度的“物化”指向的是一种更纯粹、更生态的感官体验,没有人类的绝对控制,科技在这里扮演的角色是“转换”而不是主导。名和晃平是一名雕塑艺术家,他熟稔与整合、重塑物体的形态。在这个展览中,艺术家模糊了物体“固态”和“液态”的形态特征,万物在流动的形态中趋向平等。新感官世界里,人既是感受的主体,也是被感受的客体。
群展另一层意义的逃亡是指向后殖民背景下亚洲艺术势力的崛起。中国艺术家关小的“认知的形状”(Cognitive Shape)将视觉图像抽离出原生语境,放置于全球化、电子化的认知背景。展览中艺术家扮演的角色是一个新的叙述者,她用自己的理解重新编排组合视觉材料,重述观看的过程。艺术家个人力量的参与使整个群展中被忽视的主体意识重新获得审视,艺术和艺术家在全球化、电子化的时代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在新的艺术版图中,亚洲艺术家并不是努力夺回主导权,而是尝试在信息共享的价值观下扮演叙述者和编排者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