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露桑》1992年 200x148cm绢本设色
自新中国成立以后,老一辈工笔画家潘絜兹、王叔晖、陈白一和徐启雄等名家,为工笔画发展都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我至今还记得王叔晖的《西厢记》,陈白一的《欧阳海》,徐启雄的《老黄忠和穆桂英》与《苗家新娘》等五、六十年代的工笔人物佳作。何家英的工笔画是在前辈们基础上,有新的更大的发展与创造,在工笔画方面取得了更大的成就。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年来,在中国思想文化界,有些人按照西方某种理念,极力抹黑国家和民族。在他们看来,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半个世纪中,人民共和国不但政治和经济上不行,文化和艺术上也一无是处。他们睁着眼睛说瞎话,无视人民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把一个旧时代“一穷二白”,落后挨打,饱受世界列强侵略的灾难深重的旧中国,建成世界第二经济体国家的光辉的发展史;他们无视中国在科技界产生了像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邓稼先和袁隆平等一大批国内外著名科学家的事实。其实,在中国画美术界,连某些人也不可否定的像李可染和潘天寿等大师级人物,其艺术成就也主要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取得的, 50年代和60年代前期在艺术上取得的成就的像刘大为、冯远、林墉、钟增亚和谢志高等一批国画界顶尖级艺术家,也都是新中国自己培养的人才。
何家英的文笔朴实秀美的《绘事履痕》,是让我们了解和认识何家英的人生和艺术的一把钥匙。
何家英于1957年3月出生,在他一岁的那年,我和林墉,钟增亚,关则驹与谢志高考入广州美术学院附中,到我们1966年从广州美院毕业,何家英才是个9岁的孩子。也就是说,从“反右”到“文革”的灾难,都不可能给何家英留下负面影响,都没有给何家英造成思想和精神上的消极因素。由于受到能写会画的祖父的遗传,从小学到初中,从下放当知青乃至进天津美院读书和留校任教,何家英在人生重要转折关头都碰到了好人,得到好同事、好老师和好领导的关爱和扶持。所以,在何家英人生和艺术之路上,虽然也有过艰难与困苦,却是一路充满了阳光和希望,使他能成长为中国美术的栋梁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