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札纸节录世说新语
而现在,他似乎进入了书法的自然书写状态。书法之法,是一种法度,也就是用毛笔书写汉字所要遵循的法度和方法。我们学习书法,必须要取法古人,这是成为书法家的不二法门。然而,当我们用了很多年的时间孜孜以求古人法度的时候往往又掉入一个难以自拔的泥潭——泥古不化。所以,前人曾经说过“可贵者胆”。一个艺术家,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是极其重要的,郁民华这些年来也朝着这个方向不断前行着。对于他来说,自己的“自然书写状态”就是脱离书法离不开宣纸的窠臼,这与他在非洲工作多年养成的习惯分不开。多年来他养成了随手收集书写用纸的习惯,旧报纸、买糖葫芦、糖炒栗子、茶叶等的包装纸,甚至连餐巾纸都不放过。记得几年前在河北沧州举办的一次河北省书协国展看稿会上,郁民华的一幅在苏丹当地报纸上写的随笔受到了与会诸多名家的关注。而相比于大幅作品,他更乐于以信札手记的形式把日常生活中的所遇所感记录下来,一方小小的泛着黄的旧纸承载着一整天的喜怒哀乐,这就是作者其不与人同的地方,也正因为如此,他才能自由地书写着自己的性情。欧阳修书论云:“学书勿浪书,事有可记者,他时便为故事”。也许沧海桑田,这一方小小的泛着黄的旧纸承载着的喜怒哀乐也便成了故事。
孙过庭在《书谱》中有“五合”之说:“神怡务闲,一合也;感惠徇知,二合也;时和气润,三合也;纸墨相发,四合也;偶然欲书,五合也。”也就是说书写的最佳状态是在精神怡悦自在悠闲的时候酬答知己,彼时时令温和气候湿润,纸佳墨优利于发挥,再加上突发灵感欲尽其兴。生活中“五合”之状态难达到,也不能强求,郁民华以平常之心书写日常生活,在平实中透出一种大灵性、大智慧。“严防浪费,严守传统,严肃创作;心态平实,笔墨扎实,写出果实”,似乎用郁民华自我调侃的这“三严三实”概括他的态度和目标再合适不过了!(文/元宁 丹青少年杂志记者)
郁民华艺术简介:
郁民华,笔名有耳,斋号朴清斋,又署榛茗堂、博古轩。河北滦县人,现供职于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公司,高级工程师。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石油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河北省草书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