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这么看来,凡·高似乎没有“闲暇”时间?
扬森:对。“闲暇”对于凡·高而言是不存在的。其实可以说,对任何人而言“闲暇”都是不存在的。生活不是一种“闲暇”,尤其是对于当时的那些普通人,平日里都需要工作,甚至活着的每一分钟都会在工作,等工作结束之后,如果你有时间休息,就会想对自己进行自我教育。如今我们生活在不同的时代,我们拥有“闲暇”时间,但是凡·高从来没有。这也和当时的文化与宗教有关。荷兰的新教制度对生活的要求还是很严苛的,上帝总是在观察着我们的一举一动,所以人们就会一直保持工作的状态。生活不是一种“闲暇”这样的观点也是荷兰新教的一种传统观念。
为什么凡·高没有成为一名成功的牧师呢?
扬森:首先我们可以确定的一点是,凡·高不具备出色的语言表达能力,虽然他的文笔很好,但身为一名牧师,他需要向人们布道,而老百姓中很多人都没有受过正规的教育,所以在布道时你需要对语言进行一定的调整,语言不能太复杂。这儿有一个例子,在他的一封书信中,凡·高有讲述一次自己的布道经历,从他的描述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凡·高的语言对他的听众而言的确是太深奥了一点,已经远远超出普通百姓所能理解的范围,所以他真的不善于把自己的观点传达给他的听众。凡·高的个性是强烈而狂热的,他不懂得如何通过讲述来向他的听众传达观点,并获取大家的认同。所以在牧师培训期间,凡·高就已经失败了。教堂没有雇用他。有一种态度会认为,基督都不在乎人们是怎么看待他的,所以我为什么要介意如何向人们传达基督的思想呢?Thomas Kempis的著作《效仿基督》(the Imitation of Christ)所提到这样一种观点,认为我们都可以按照基督的样式活出来。基督谦逊、包容,他不介意贫穷和卑微,不被生存环境所左右,作为基督徒也可以做到这些。但牧师又有些特殊,他有传教的职责,他需要穿着得体向人们传达基督的思想,需要赢得人们的尊敬。又一次的,凡·高无法让自己遵循这些规则,无法适应传统的惯例。作为牧师,凡·高也依然不注重仪表,穿着旧衣服,也不剃胡子。在他看来,所有这些外在的修饰都没有意义,只有传达出的信息和理念才是重要的。
凡·高的家境其实并不是很贫穷的,但他却画了很多关于贫苦农民的作品。
扬森:的确是这样。凡·高在乡下长大,居住在罗马天主教地区,他的父亲是一名新教牧师。在那一地区,新教只占据了很小一部分人口。关于画农民这一点,我认为主要是出于画家个人的原因。因为父亲是牧师,凡·高总能够接触到很多来自底层的贫苦人民,他们有着自己的一小块田地或农场,过着平凡又辛苦的生活。很难用具体原因来解释凡·高为什么会对这些贫苦的、卑微的农民产生认同,所以一旦他成为了艺术家,这些农民就成为了他重点描绘的主要对象。此外,凡·高对这些农民是怀有很大的敬意的。在他看来,这些农民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是那样的亲近于土地和自然,他们都能真正体会到生活的本质。
凡·高已经断绝了和教堂的一切关系,他已经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教徒,但是在他的内心,他依然希望能够为人民带来帮助和抚慰,所以,他借助绘画的形式,来表现这些农民以及自己对他们的情感。凡·高关于农民的作品很大程度上受了法国画家米勒的影响。米勒一直以来都是凡·高的偶像,因为在米勒的画中,人们可以在那些最平凡、最卑微的劳动人民身上发现闪耀着神性的光芒,这些小人物在米勒的笔下成为了英雄。这也是凡·高希望在他的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在成为艺术家之前,凡·高就已经很崇拜米勒了,在成为艺术家之后,就更加希望能够像米勒一样来表现贫苦的劳动人民。他觉得自己或许不能成为像米勒一样伟大的艺术家,但至少可以让自己的作品做到像米勒那样优秀。凡·高遵循着米勒的脚印进行艺术创作,这也和他崇拜的左拉所具备的艺术理念是完全一致的。从贫穷人民身上看到伟大的神性,将自身融入到自然、融入到劳动之中,去挖掘平凡之中的伟大,这也是左拉、米勒以及凡·高共同的创作主旨。
(采访录音整理 刘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