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学术 > 徐弘雯立:绘画的艺术价值就在于创新(组图)

徐弘雯立:绘画的艺术价值就在于创新(组图)

2016-06-02 08:47 文章来源:兰州日报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童年的记忆童年的记忆

人物画要表现现实生活、社会和现代人,应是共识。但不管是画少数民族,工人、农民、知识分子,还是画领袖以及重大历史题材,一定要有感而发,把注意力放在人物画形式语言、画面结构的探索上,使人物画能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作品有时候虽然表现了现实题材,但并不一定就具有现代性,同样是脱离时代和社会的作品。此外,那些在形式语言上陈旧的作品,无论表现的是什么题材,必定也体现不了时代的精神。因此,这就要求作品能表现出我们内在感受,抒发真切的情感,有自己独到的艺术特色。在艺术技巧上重视画的布局,精益求精,注意处理画面的整体和细节描绘的关系,适当吸收西画的造型技巧,尽量使这些技巧融合于国画的表现语言上。另外,在笔墨上,要有良好的传统书法基础,能自由地运用笔墨的浓淡虚实变化,使艺术作品经过提炼后得到升华。

好的作品不少都会涉及到创新,那么怎样的创新才算好呢?徐弘雯立认为,绘画是创造性的艺术,,每个时代有不同的艺术,这是大家公认的。改革开放以来,新的事物层出不穷,绘画艺术也在变换着形态,追求绘画形式和内容的变化,通过创新形成自己鲜明的个性,对画家们变得越来越重要,这种变化,在慢慢地改变着人们的审美意识,但这一改变的成败得失,还有待于时间的考验。绘画的创新除了能给人带来全新的感官刺激外,其艺术内涵要与欣赏者的心灵沟通,达到震撼人心的效果。绘画艺术的创新如果离开了这个根本,也就不存在什么价值了。有的画家认为过分强调“笔墨”,会滞碍中国画的发展,中国画就无法“转型”;有人在“术”的环节中煞费心思,其结果,要么是局部的改良,要么是人为的制作,要么是嫁接西方的油画技法;有些人更是忘记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主观臆断,无视本民族传统文化,背叛了艺术的真谛等等。从这些现象中反映出中国画的创新问题出现了一些不尽人意的现状。

徐弘雯立觉得,“一个没有成熟艺术见解和理论的画家,不可能创作出有深厚内涵的艺术作品,更不可能有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如何表现出创新的艺术思想,这是当今关心中国画发展前途的画家们应该认真思索的问题,自古以来,绘画创新一直是画家通向成功的唯一出路,同时也是一条艰难曲折的道路。这就要求画家首先必须建立起良好的艺术心态,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才能够在创新的道路上走向成功;其次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人们需要的是美的艺术,需要的是能与人心灵相沟通的艺术,需要的是有深邃艺术内涵的作品以及货真价实的艺术作品。

最后徐弘雯立与记者谈了谈自己在创作人物画时的思路。她认为,现今画家们大多是朝向描绘少数民族题材、抒情性生活题材、古典题材、以及重大历史题材方面发展。近年来她在水墨人物画学习和创作时,也主要锁定在少数民族风情人物、西部农民、矿工上。这大都缘于自己多次到高原少数民族地区以及农村、矿区写生时的心灵激荡。另外,她的画作还涉及一些古代侍女,这可能是作为女画家比较钟情的素材,也是对传统人文思想的反思和对传统女性命运的关注。除此,她也尝试了一些纪念5·12汶川大地震的作品,因为这才是真正灵魂深处的感动。


首页上一页123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