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展览 > 31年后劳森伯格重返北京 主展四分之一英里画作

31年后劳森伯格重返北京 主展四分之一英里画作

2016-06-13 13:38 文章来源:?京华时报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艺术家回忆

让我们知道艺术可以这么做

讨论中国当代艺术,1985年在中国美术馆呈现的“劳森伯格作品国际巡回展”是不可绕过的一个大展。尽管当时的展览仅三周,观展人数却达到了30万人次。大部分当时的年轻艺术家都有从各地赶来北京观看劳森伯格展览的经历,不少人直接受到劳森伯格创作理念的影响。

回忆31年前的那场展事,艺术家王音依然记得当时的盛况,他那会儿还是一名在校学生。“他是一个让我们记忆深刻的艺术家,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 有着非常深的印记,他已经变成了某种战后艺术的经典范例”。在王音看来,对当时的中国艺术界来说,“劳森伯格带来的最大惊奇是,‘哦!艺术可以这么 做’”。

如今已是北大教授的朱青生,曾在1985年带着学生去看展览。“刘晓东、方力钧、展望等都是我的学生。我把他们带到展厅里边上课边看作品”。在 朱青生看来,“当时劳森伯格把怎么做展览、艺术家怎么面对艺术,都完整地呈现在大家面前”。他认为,“作为艺术家,应该寻找到对艺术的解释,而不是创造一 件艺术作品,这就是劳森伯格对中国艺术的意义之所在”。

延伸思考

31年后,依然有人觉得是垃圾

31年后,劳森伯格“重返”北京。“这个展览会启示我们,这31年中国当代艺术是怎么走过来的。”王音从艺术家的角度如是说。

遗憾的是,大众对劳森伯格的艺术、对当代艺术的理解并没有实质性的改观。朱青生在展览开幕前在北大举行的“谁是劳森伯格”的讲座上直言:“当 年,劳森伯格展览时,不少艺术圈人士和普通观众会说‘那是一堆垃圾’。31年过去了,如果让北大全体师生投票决定劳森伯格的展览是否能在北大展出,最终的 结果不会乐观。”

不过,苏珊·戴维斯觉得观众看不懂没关系,她会用劳森伯格的方法告诉大家,“不要走开,再看一次,再看一次,记住你看到了什么,然后再回到生活当中,看看这个作品如何影响你”。在她看来,“看到以后有所反应和想法的过程,是我们发现事物、理解事物的过程”。

>>艺术家简介

罗伯特·劳森伯格(1925年—2008年)生于得克萨斯州阿瑟港。从美国海军退役后,他在1947年于密苏里州堪萨斯城艺术学院接受艺术教 育。他与约翰·凯奇、默斯·坎宁安等许多艺术家展开合作。劳森伯格凭借开放的艺术理念,使用废弃的家常物件、商业产品、建筑废弃物、印刷品奏出视觉的和谐 与杂音。1954年,他开始着手被其称为“混合绘画”的系列创作。1964年,“混合绘画”系列与丝网绘画系列(1962年—1964年)代表美国在威尼 斯双年展展出,赢得绘画类国际大奖,代表作有《床》《夏日暴雨》《赌注》《四分之一英里画作》等。

京华时报记者易小燕


责任编辑:果然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