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香习俗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通常人们为了礼仪将衣服薰香,更多的是古代文人雅士喜欢在读书、写字的书房内,焚上一炷香,营造“红袖添香夜读书”的意境。因此,早在汉代以前就出现陶、瓷、铜、铁、瓦为材料制成的香炉。及至元末明初时期,随着铜器铸造业的迅速发展,原先其他材料的香炉逐渐被取代。
陕南五里镇花园民俗博物馆收藏的这件双兽耳缸式铜香炉,口径9.9厘米,高8.1厘米,壁厚0.6厘米;敞口,直腹向下渐收,口沿下饰对称的两瑞兽头耳,偏下的腰间饰一周宽1.6厘米的螭龙纹,其地为方块形锦地;圈足径7.6厘米,重1100克。圈足为方平足沿,足沿深0.4厘米,其中间有篆书阳文“永存珍玩”四字铭款。
史载,明清私款香炉,即指私家铸款,是当时官宦人家或富人自用的款识。“永存珍玩”款香炉属明清私款香炉,大约始铸于明正德年间,清朝历代都有仿制。经鉴定,这件“永存珍玩”款香炉,应为晚清时期的仿作。
该器器型庄重,铜质缜密,铜色沉穆,手感细糯,包浆润泽自然,款识规整雅致,造型圆润饱满,是一件不错的收藏佳品。可以想见,美轮美奂的香炉与古代文人雅士比肩而论,挂画、插花、烹茶,再用“香炉”焚点儿香,岂不快哉?
(文章来源:收藏快报 陕西安康 刘勇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