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宋代种类繁多的陶瓷作品中,鬲式香炉始终是引人注目的经典款式。时至今日,如能得到一件大开门的宋代陶瓷鬲式香炉同样也是各 处藏家的一大赏心乐事。数年前,笔者就曾在沪上某藏友处见到过一件南宋时期由湖田窑烧造的影青釉鬲式香炉。笔者用随身携带的单反留存其影像以飨其他藏友。
如图中所示,这件鬲式香炉题材取自商周吉金,造型工整、线条轻盈;虽光素无纹,但釉水呈色青白晶莹,令欣赏者能够立刻联想到历史上有关湖田窑瓷 器的“饶玉”美誉。总的来说,这件鬲式香炉因釉色近乎白玉而气质脱俗、不染尘埃。这件体量适中的鬲式香炉十分符合古时诗书人家案头清供的要求,为那时莘莘 学子窗下苦读的岁月多少增添了点焚香消烦的乐趣。
笔者在邂逅这件鬲式香炉之后,通过查阅文献发现,在两宋青白釉瓷器中鬲式香炉是一个比较少见的品种。流传至今、时代最早的见诸文献的宋代陶瓷鬲 式香炉是一件标注为“北宋官窑粉青鬲式炉”的瓷器,收录于台湾地区早年出版的《宋元陶瓷大全》一书中。在我国历史上,赵佶是一位极具艺术天赋且勤于创作的 帝王。他自命风雅,能诗善画,并组织仿制商周秦汉青铜器,好古成癖。因此,北宋官窑首创本于三代铜器造型的鬲式香炉也是在情理之中的,这一艺术形式的移植 或许正是赵佶的独创。
南宋时期,陶瓷鬲式香炉不仅有较早的临安官窑制品,也有之后诸如吉州永和窑和处州龙泉窑这等民间窑场的制品。这说明自赵佶而起的复古美学风潮未 因靖康之难而惨遭打断终止的命运。在宋室南渡、政局稳定之后,这股潮流再度勃兴,并且从贵胄士大夫群体向着具有一定可观财富、处于崛起阶段的以中小地主为 代表的社会中产阶层漫散开去。
就南宋时期各地民窑所产的陶瓷鬲式香炉来看,那时的匠人们主要是受到了当时社会中产阶层市井审美与统治阶层贵族审美的双重影响。例如,那时吉州 永和窑所产的鬲式香炉大胆地使用描绘民俗图案的白地黑花技法,一改官窑单色釉的做法,明显是为了迎合审美能力不高的市井所好。与之相反,处州龙泉窑所出的 鬲式香炉则较好地沿袭了官窑的审美情趣,这可能是因为处州距离南宋首都临安更近,从而更易受到宫廷审美的陶染。
众所周知,宋代的政治环境由于吸取唐末五代藩镇割据的教训,而自建国之初便形成了一个重文抑武的氛围,并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影响到了社会的 方方面面。文人文化的兴起正是发端于斯。笔者所遇到的这件南宋湖田窑影青釉鬲式香炉恰恰是暗合了中国古代文人因浸淫儒家人格教育之故而推崇和田白玉的审美 需要。可见,这件鬲式香炉无疑将丰富我们对于宋代瓷器美学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