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间弥生的《南瓜》
2015年《中国文物艺术品全球拍卖统计年报》显示,中国大陆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继续下滑,但超高端市场(成交价格在5000万元人民币及以上)的拍品数量则同比上年增加超过200%。
虽然市场整体略有下滑,但不可否认的是,艺术品催生了一系列产业的发展,其中艺术品电商是离行业最近的一方。因为艺术品具有特殊性,本文特别指出了艺术品电商急需解决的三大问题:摸索新的在线发展模式,做起闭环,建立艺术品大数据,并给出了三个解决方案。
艺术品电商,就像艺术品本身一样,在一个普通人并不熟悉的角落里孤芳自赏,艰难成长。而笔者认为当下在线上售卖艺术品的思路是错的,因为成交的闭环做不起来。分析主要有如下几方面原因:
一:艺术品不标准化。严格说来,艺术最不适合做商品,因为艺术太不标准化了。如果把艺术标准化就成了工艺品,也就不是艺术品电商的范畴了。艺术品都和艺术家本身联系在一起,对一件艺术品每个人有不同的看法,但如果一个艺术家在业内的知名度很响,即使不是特别喜欢他的观赏者,也会觉得这是一件值得收藏的东西。而问题就是很少能拿到知名艺术家的作品放在线上公开拍卖。淘宝拍卖虽然成交金额在所有的艺术电商里排名靠前,但基本上较多的是拍卖一些文物或者手工艺品,可以说是相对标准化和去个性化的艺术品。
二:线上交易存在风险。线上成交的风险即使能网罗到知名艺术家的作品,放到线上售卖或者拍卖,也没有人敢直接下单。比如放一个草间弥生的南瓜上去,开价50万欧元,我即使有钱任性,也非常喜欢,但我敢出手买吗?更不用说真假难辨的书画作品。即使从艺术品的鉴定、保险、物流等关节上做到系统上的保障,也很难一下子改变传统艺术品成交的方式和观念。
三:收藏艺术品的群体在哪里?曾听一位艺术家朋友说,现在有能力收藏艺术品的,基本上是一些企业家或者官员。而这些人是没有习惯来线上购买艺术品的。而作为网生代的中间力量,80后90后们是否有财务能力以及鉴赏能力来购买艺术品,这个问题的解答是不言而喻的。笔者并不完全认为因为教育的问题使得年轻人不会鉴赏艺术品,这当然是部分原因,但不是全部。如果你要去做艺术品的电商,你当然不能期待过了今天,年轻人都一下子接受了很好的艺术品鉴赏的教育了。
笔者想说的是,作为一个商人(而不是一个艺术家),你要么找到这些收藏艺术品的成功者们,把他们从线下转到线上。要么,就去寻找适合现在年轻人品位的艺术品。而艺术教育那是一个长期的事,等人们都有了品位和财力再去做艺术品电商,听上去就不太靠谱。传统的艺术品交易市场都是在线下进行的,今天我们要做艺术品电商,是否也能借鉴其他行业O2O的经验,去“改造”一下这个行业,而不是代替这个因为商品的特殊性而极为特殊的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