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东正2016年秋拍“澈心——中国器具陈设与艺术专场”如期举行。华谊电影董事长王中军的油画作品《我不是潘金莲之一》是该专场的最后一件拍品。现场这幅油画作品以120万元起拍,经过多轮竞价,该拍品最终以300万元落槌(不含佣金),成交价达345万元。该作品高80厘米、宽60厘米,签名为“wang.2012.11”,曾亮相2015年4月在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举办的“作为画家的王中军——王中军个展”。看吧,又一“名人效应”闪亮拍卖场,娱乐业老总把自己导演成了网红。
王中军和他的油画作品《我不是潘金莲之一》
“名人效应”当然在拍场是顺风顺水、屡试不爽,譬如2013年鲁迅的一封信拍出655万、作家茅盾手稿《谈最近的短篇小说》1207万的天价,茅盾的这套手稿多达28页、内容厚重,亦可见茅盾先生的书法功力。但单纯去说书法艺术的价值,那肯定不能与古代的名家相提并论,拍卖出如此天价,究竟是为何?又是何人所推动这个拍卖行情?
首先我们知道,名人的声势浩大,足以影响土豪掏钱包,而且这一影响力是世界性的。
人人都有渴望成功的心态,都希望把名人的辉煌状态克隆到自己身上,“疯子在重复着同一件事却期待不同的结果”。所以我们能看到很多名人的粉丝在疯狂举旗呐喊,无底线在执着争夺名人的物品,他们花费可以不计其数,只为心头一好。这些粉丝也分三类:一类是对已逝世名人的执着爱好,无论名人的物品或者藏品趋之若鹜,这算纯粉丝;二类属于人为亦为、跟风追潮流者,人家说什么好就收藏什么,这类属于半吊子粉丝;还有第三类是冲着在世名人的旗号去入藏,为了和名人搭上一丝半毫的联系,这些叫投机心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