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综合 > 策划央美基弗展的“贝尔”究竟为何方神圣

策划央美基弗展的“贝尔”究竟为何方神圣

2016-12-12 13:47 文章来源:美术报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莫非真有什么商业目的?可那又如何呢?

艺术与商业的关系本身就吊诡,发展到当代资本主义,艺术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成为资本投机的对象,成了一门大生意。君不见欧洲市民社会以来形成的美术馆、画廊、艺术家加批评人的艺术体系摇摇欲坠,尤其是上世纪70-80年代以来,美术馆作为定义和解释艺术的权力机构逐渐衰弱,从美国开始,各种艺术代理、投资和管理机构不断涌现,分享了规范和定义艺术的权力,形成了今天这个自成一体而又多元分化的艺术系统:美术馆、画廊、拍卖行、私人收藏和展览机构、国际展览机构(双年展、博览会等)、工作室、艺术空间、物流公司、企业、银行、基金会、投资和保险机构,还有批评群体、艺术杂志和网站、信息咨询,当然也包括学术研究和艺术史写作。这个艺术系统首先是一个经济系统,追随的是商业逻辑,也就是商品交换和价值增值的逻辑。学术研究和批评还有一席之地,是因为这个系统还服务于另外两种经济,即地位和身份的社会经济以及个人愿望的满足;此外,这个系统宣称的基本原则,还是艺术的审美经验和审美价值,而审美至少在表面上和经济价值领域没有什么关系。但是,你完全可以把审美理解成一种理想化的欺骗,或者意识形态化的表象,因为它掩盖了背后的上述三种经济的利益关系。

所以,你是资本你怕谁?

然而,“贝尔”除了会说我是合法的之外,却没有这个底气。这可以理解,因为艺术与商业的关系过于吊诡,贝娅特难以承受,“贝尔”也只能躲了。

至18世纪晚期,随着教堂和贵族订单的消失,建立在宗教和贵族传统之上的精神和审美标准也走向没落。这给了艺术家创作的极大自由,代价却是越来越依赖一个匿名的市场。这个市场虽然难以把握,但至少,艺术家也有利用权威、个人魅力和市场杠杆等等来对市场施加影响的可能性。这意味着,艺术家已经不完全出于社会需求而生产,而是某种程度上的“企业家”——他们不仅是生产者,也是产品的经营者,而经营除了追随市场现有需求之外,更重要的是创造市场需求。显然,这不是艺术家个人力量可以完成的,因此就有了以艺术家为中心的现代艺术体系和制度,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艺术家和代理画廊之间越来越紧密的关系,最终走向利益共同体。

到19世纪,通过对波希米亚生活和“丹迪主义”的讴歌,以及艺术价值逐渐脱离建立在市民社会劳动伦理之上的手工性,这种纯粹性进一步加强。随后,艺术家神话和“天才”概念开始滥觞,从梵高、毕加索、杜尚到涂鸦明星巴斯奎特等,贯穿了整个20世纪。更重要的是,上世纪60年代以后的观念艺术潮流,使艺术完全与物质世界脱离,变成了纯粹的观念生产和智慧活动。这种非物质的观念艺术模式,一方面迎合并加强了艺术话语中的反商业追求,另一方面,也赋予艺术价值更多的不确定性,从而为资本打开了便利之门,提供了投机的无限可能性,因为这里不再需要古代艺术品那么麻烦的真迹鉴定,对艺术的认证和评估也不用取决于任何确凿的物质因素。

正是艺术与商业的这种吊诡,催生了欧洲现代主义的老艺术体系,也促成了今天这个自成一体而又多元分化的艺术系统。在这个新系统中,美术馆和批评的权威不再,原本的市场主力——画廊,也逐渐让位于拍卖、收藏、投资等为代表的新兴资本力量。但危机之下,画廊与艺术家的利益共同体愈发紧密,前者不仅是后者的市场代理,也是保姆、管家、秘书和代言人,有的干脆合二为一,成为多功能的艺术家工作室或艺术家公司。不要忘了,艺术家仍然站在这个体系的中心——因为没有艺术家,也就没有艺术系统可言。这是现代主义以来形成的欧洲艺术伦理的核心,过去是,将来也是,没有任何资本力量可以和敢于撼动。

最后,让我们回顾一下基弗的愤怒:“他们当我是死人!”是的,艺术家走下了神坛,但作者还没死。


责任编辑:苒若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