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国粹苑黯然离场 凸显古玩城生存之痛)
建筑面积近11万平方米的国粹苑,可谓全国最大体量的艺术品交易中心。记者调查发现,国粹苑面临建成以来最大规模的业态调整,已经全权托管给一家孵化器企业,可能完全放弃古玩市场业态转向写字楼,并且A座部分已有公司陆续入驻。作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的国粹苑苦心经营近七年最终黯然离场,这一终局引发对整个古玩行业的反思,风雨飘摇中的古玩城究竟如何转型自救?北京商报记者将持续对此现象展开深入报道。
七年坚守 无奈离场
四座仿古建筑群组成的国粹苑艺术园区占地80亩,硬件设施堪称一流。同时,地处长安街延线的通惠河南岸,地理位置优越。这一项目2010年9月启动,总投资大概10亿元左右,从当时整个园区的布局和功能区划分,能够看出投资商对做好文化产业的决心。然而,国粹苑经历多次转型之后,最终无奈向现实妥协,放弃艺术品交易这一业态。
记者走访发现,面积最大的A座重新装修后,原来的古玩商铺早已不见踪影,古玩业态几乎消失。据业内人士透露,不少新招商的企业已经入驻,且不少是互联网企业,有的公司早上还会喊口号激励员工,与园区的仿古建筑风格格格不入。
最早一批进驻国粹苑C座的中国艺宝基金理事长袁雪征表示,“目前国粹苑已经全权托管给一家孵化器企业,可能完全放弃古玩市场业态转向写字楼,不再做文化产业。国粹苑这么多年没做起来很可惜,但C座的入驻机构很多都是有文化含量的、有影响力的机构,经营一直也很稳定,没想到这边也要做调整”。
由于新的运营方已经接盘管理,国粹苑总经理黄效东的工作重点转向与原商户的后续处置问题。“不管是投资方,还是作为管理方的我们,都希望能把国粹苑做起来,但现在的古玩市场急速衰退,对商户造成很大的经营压力,有些租户不得不撤离,甚至另谋职业。对于国粹苑来说,租金不足以维持这么大规模场地的运营成本。投资方坚持这么多年最终做出这样的战略性调整也很无奈。”黄效东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