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17世纪铜鎏金哲布尊丹巴像·扎那巴扎尔,成交价7302.5万元
2016年过去了,当我们告别这一年,颇感欣慰的是中国经济已经触底企稳,中国艺术市场也终于在行情反复调整的第五个年头触底反弹。
2011至2016年,是中国经济与中国艺术市场在经历20多年快速发展后首次出现发展速度放缓并长期处于调整状态,经过近5年的长期调整,整个大势终于企稳反弹,而转折点就出现在2016年。
周期表现:经济形势是基本面
回顾2016年,中国艺术市场是在业内人士的忐忑不安中开局的。率先举槌的苏富比甚至采取了特别措施:大幅度缩减了香港春拍前的上海、北京巡展规模;秋拍前更进一步取消了上海、北京两地的巡展。有趣的是,其春拍前内地巡展所推荐的“赏心菁华——琵金顿珍藏重要中国工艺精品”专场,近100件拍品都是英国著名藏家罗杰·琵金顿在上世纪50年代末的10年间购藏的,大多来自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英国藏家建立的中国瓷器收藏,因此被苏富比的主管专家仇国仕视为“时间胶囊”。当中国买家借此延续这个收藏脉络,已经时隔半个世纪了。这就是周期表现最直接的原因——买家的迭代更新。
艺术市场像其他资产市场一样也是信心市场,一旦信心受到冲击,艺术品不仅会身价看跌,还会失去流动性。因此,人们对艺术市场乃至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的信心受到反复考验。
令人欣慰的是,经过5年的调整,多事之秋的2016年却迎来了转机。中国经济在几经反复后传来基本面好转的信息,艺术品的保值增值功能日益凸显,构成了艺术市场回暖的基本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