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过去扔掉的,一点点捡回来
入选主题展的四位中国艺术家包括邱志杰、曹斐、季大纯、徐冰。他们通过装置、绘画、影像等参与“全世界的未来”的讨论。其中徐冰的《凤凰》与恩威佐的资本问题最有渊源。2008年,徐冰从美国回到北京,就着手准备《凤凰》,作品用大量建筑废料组装,悬挂在象征着财富和成功的现代化大厦中,突出廉价劳动力与资本的直接冲突。
这件装置实质上造价高昂,自身就摆脱不了资本操控。它的诞生是因为资本家为其兴建的财富大厦“定制”公共艺术品;他原本希望制作仙鹤,但因为寓意不够吉祥而变身凤凰。《凤凰》的制作更是因为资金缺口等问题拖延两年才完成。
2015年版的《凤凰》是为威尼斯双年展专门制作,原材料依旧大量利用建筑和工业废料,例如钻土机、安全帽、五金工具等,但造价比当年更高。组装完成的两只凤凰长30米,每只重8吨,悬吊在10米高的军械库船坞。
徐冰希望它更凶悍:“希望有变形金刚的感觉,或是恐龙时代的大鸟:更有模块化和组装感,显示出超常的能量,可以应对任何情况而变身。”
刘家琨说它“又烂又炫,又土又high,有种五彩斑斓的凶狠”。恩威佐的阐释则是:“如今早已吸引全世界目光的中国,就像这件《凤凰》一样,一点点把过去扔掉的,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重新捡回来,变废为宝。”
被“占领”又取消的国家馆
亚美尼亚国家馆获得了国家馆金狮奖。2015年是亚美尼亚大屠杀100周年纪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超过100万的亚美尼亚人被土耳其奥斯曼帝国军队杀害,而土耳其官方一直不承认大屠杀。策展人弗斯滕伯格邀请18位不同年代的亚美尼亚裔艺术家在威尼斯的圣拉扎罗岛以“亚美尼亚性”为主题呈现展览。
展览中最受人关注的是来自土耳其的亚美尼亚裔艺术家萨基斯,他同时代表土耳其国家馆出征双年展。他的参与似乎代表了两个国家之间在历史问题上产生对话的可能性,正如评委的评语所言:“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间点,亚美尼亚国家馆标志着跨文化融合和交流的复原能力。”
被媒体频繁报道的肯尼亚国家馆,最精彩的部分并不在展览本身。
本届双年展肯尼亚馆的主题“创造身份”,也许应该改成更贴切的“创造机会”。2013年第55届威尼斯双年展上,中国艺术家就“占领”过肯尼亚馆——意大利策展人桑德罗·奥兰迪邀请了8位中国艺术家参展肯尼亚馆。
2015年旧戏重演,肯尼亚馆邀请中青代艺术家秦风、史金淞、李占阳、蓝正辉、李纲、双飞艺术中心等参展,赞助商来自南京,发布会也在距肯尼亚万里之外的南京举行。
最戏剧化的是,开展前迫于舆论压力,肯尼亚政府突然宣布取消国家馆,展览也不得出现任何肯尼亚或双年展标识。一只脚已经迈进威尼斯双年展的几位中国艺术家,最后只是在威尼斯某个美丽的岛上,举办了一场与双年展毫无关系的展览。
肯尼亚馆并不是唯一被“占领”的国家馆,哥斯达黎加国家馆同样因向参展艺术家征收5000欧元的参展费而备受争议,最后参展的50位艺术家中仅有4位是哥斯达黎加籍。
不光是艺术,艺术展自己与资本也是一对纠缠不清的冤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