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廊主们一般以自己的画廊为经营主体,与知名艺术家签约并代理后者的作品,通过拍卖或者私洽来做艺术品交易。我很好奇这对夫妻档的工作模式,问道:“你们该对艺术有着相似的品位和偏好吧?否则,朝夕相处在艺术世界,若喜好不同,岂不难受?”
伊万笑着说:“就像那个‘狗和主人’的比喻——相处久了就会心灵相通。当然我是那条狗,她是主人。在我们代理的艺术家中,我想不出在任何一位身上,我和她的看法存在分歧。我们总是同时看好一位艺术家,对他们的作品,也许我接受起来更快些,也许她更快些,但最终总能达成共识。”
伊万说,在两人的分工上,自己主外,负责销售;妻子主内,并会花很多精力协调与签约艺术家的关系,而这本身就是一门艺术。“你得了解这位艺术家和他的团队,他的财务状况,在他需要什么和我们能提供什么之间,掌握微妙的平衡”。
画廊与艺术家的关系,为艺术圈源源不断地供应着八卦轶事。为签到心仪的艺术家,画廊都要使出浑身解数,最传奇的一个故事,要算英国人高古轩在6个月里,为极简主义雕塑家理查德•塞拉在一个停车场上搭建了一个画廊,以展示后者的大圆环作品。即便如此,艺术家们从一家画廊“跳槽”去另一家也是常事。但豪瑟沃斯让圈内人津津乐道的一点是,艺术家们对它都非常忠诚,多年来无一人终止与他们的代理关系。除了能把他们的作品卖出好价钱,还有什么秘诀吗?我问。
“有几位艺术家告诉过我,他们之所以被我们吸引,是因为我们对他们也很忠诚,”伊万正色道。
“所有加入我们的艺术家,我们都愿意陪他们走上很长一段路。这听上去可能太过理想了——但商业因素从来不是我们挑选艺术家的标准。我们当然知道雕塑不如绘画挣钱,但我们从不会基于这一点来选择甚至影响一位艺术家。我们只关心他是否在辛勤创作。”
“艺术家们当然都会有低潮期,我更愿意把这些阶段称作他们职业生涯中的‘安静时刻’。在这种时候我们会继续支持他,在财务上提供帮助,或者委托他创作作品。不过为他举办展出这样的事情,可能就要暂时停一停。”
当然,忠诚之外,还有经验。
“我们对艺术市场了如指掌。我们能帮艺术家们接触到最新的理念、最一流的评论家。我们也有自己的出版社。我们可以告诉他们,是出版一本装点咖啡桌的轻松读物更好,还是出版一本严肃的艺术书籍更好。
那么,他怎么看待艺术家的名利?在我看来,画廊之于艺术家,有点像风险投资者之于创业者。作为商人,他应该会希望代理的艺术家都大红大紫、作品大卖,就像风投会希望创业者都上市吧?
“老一辈艺术家告诉过我一句话,我一直谨记于心,那就是,创作艺术最主要的目的,不是为了卖掉它,”伊万说。
“如果一个艺术家太在乎钱,他的作品就会走下坡路。大器晚成的艺术家总是最强大的艺术家,这不是巧合,因为他们曾经常年被市场所忽视。一旦开始被市场追捧,艺术家必须拿出巨大的勇气来保持清醒,不受诱惑。”
似乎是要给丈夫一些精神鼓励,曼努埃拉给伊万添了茶。伊万接着说:“我也经常反思我自己的角色。我们当然是买卖艺术品的,但我们更重要的角色在于,让好的艺术被创造出来。”
他说这话时的严肃,和对艺术本身的敬畏,让我有些意外和感动。他让我想起同样来自瑞士的钟表匠和他们的工匠精神。但更重要的是,这种精神,在他们眼下试图拥抱的中国艺术市场,实不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