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学术 > 历史之后的历史:台湾美术的发展与变迁(组图)

历史之后的历史:台湾美术的发展与变迁(组图)

2017-04-07 12:16 文章来源:收藏快报   作者:陈明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39

江贤明《台北府五城门》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百余年来的台湾美术与大陆美术是一脉相承的,台湾的传统美术与大陆美术有相似之处,但同时又有鲜明的地域特色,而现代艺术则长时间走在大陆前面。在20世纪初,一些台籍画家旅居大陆并对大陆现代主义绘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以刘锦堂、陈澄波、郭柏川为代表。刘锦堂又名王悦之,1915年到日本东京美术学校学习,1920年代至大陆,1922年与李毅士、吴新吾、王子云等在北京组织了大陆第一个研究西画的团体“阿博洛学会”,并创办“阿博洛美术研究所”。刘锦堂曾任国立北平艺专教授和私立北平美术学院院长,其作品融入了中国传统绘画的元素,具有浓郁的东方色彩,创作于1934年的《台湾遗民图》是这种风格的典型代表,在20世纪30年代的北京影响很大。郭柏川1933年毕业于东京美术学校。1937年赴大陆,在东北旅行写生,1938年任北平师范大学和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教师,直到1948年才回到台湾。在大陆12年期间,留下很多描绘大陆风光的作品,其作品将中国传统元素风格融入绘画当中,重视线条的处理,风格单纯而强烈,是1930年代京津地区的重要画家。陈澄波1923年赴日本留学,并在1926年入选日本帝展。1929年,陈澄波从东京美术学校研究科毕业,受聘前往上海。此时正值第一次全国美术展览会,陈澄波并被邀担任此会的西画评审员。陈澄波在上海期间曾任新华艺专西画系教授兼系主任、昌明艺专艺教科教授兼西画科主任,1933年回到台湾。尽管居大陆时间不长,但仍对“油画民族化”做出了令人感佩的贡献。

责任编辑:果然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