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左: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徐悲鸿与廖静文
图右:1948年,徐悲鸿、廖静文与徐庆平
图左: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徐悲鸿与廖静文
图右:1946年,徐悲鸿与廖静文
此画取意“大吉”,因鸡兼俱“文、武、勇、仁、信”五种德行,《韩诗外传》曰:“鸡有五德:首带冠,文也;足搏距,武也;敌在前敢斗,勇也;见食相呼,仁也;守夜不失,信也。”在抗战最后也最艰苦的阶段,这种品德正是需要发扬的。公鸡雄踞于巨石之上,昂首挺胸,转头回顾,似乎充满斗志,一黑一花两只母鸡在石下觅食,状态安详。画家通过石上雄鸡的昂扬气势来寓意抗战必胜的决心,通过石下母鸡的闲适生活来表现对美好田园生活的向往。在一动一静、一紧一松之间,表现出画家对于国家、民族未来和平的期盼。而鸡立于石上,又取“室上”之谐音,寄寓内心的重归安详,是画家本人对于“大家”与“小家”未来和平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