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城市曾经争相拆去旧建筑,营建摩天大楼和都市奇观,最近几年才又将目光投向老建筑。不过,修旧如旧已经是一个难题,如何使老建筑焕发新生则更是不易。不妨看看遍布着从摄政时代开始形形色色老建筑的的伦敦是怎么做的。
泰特现代美术馆新馆
2016年,泰特现代美术馆新馆的建成是艺术界的大新闻。众所周知,泰特现代美术馆本身便是由伦敦东区的一座建成于19世纪的废弃发电厂改建而来。主展览大厅是曾经的“锅炉房”(Boiler House),对建筑本身改变不大,只在长方盒型的建筑内排列大小不同的展览室。入口的“涡轮引擎大厅”(Turbine Hall)可以直通尾端,左右两排高耸的钢柱撑起整个空间,展现出当年“工业革命”建筑的雄伟。
泰特现代美术馆新馆外观与老馆十分协调
新馆位于老发电厂后侧,依然由设计了泰特现代美术馆的瑞士设计师事务所赫尔佐格和德梅隆操刀,是一座建在“开关房”(Switch Room)上的塔楼。为了配合发电厂原有的外观,新楼外墙以相似的红砖砌成,一角忽然扭转折叠,形成个金字塔。在曾经的油箱、电掣房所在的地下室,设置了数个巨大屏幕作为放映空间,同时还有音乐艺术空间、装置艺术空间等。塔楼内则有办公室、礼品店、餐厅以及一开幕便大受欢迎的顶楼瞭望台。
博蒙特酒店
连一辆80年代的劳斯莱斯轿车相比之下都多了几分现代感。这幢楼是英国二类保护建筑,当年由Wimperis & Simpson建筑事务所建造,1927年在皇家建筑师学会的现代建筑展(RIBA Exhibition of Modern Architecture)上登台亮相,一时被评价为“朴素的新古典主义风格,奇特而夸张的新古典主义作风”。
建筑本身曾经是一间名叫Macy’s的车库,用来为去Selfridges购物的主顾们停车用,同时也提供维修、餐饮和休息室服务,还有一间提供给私人司机们的专用休息室。2010年,在被遗忘了多年之后,全面翻修开始了。在原来的大楼之上,还搭出一间新立体主义的新附属建筑,与它的设计者,英国著名的雕塑家安东尼•葛姆雷同名,被称为安东尼•葛姆雷小屋 。这间天外来客般的小屋与整座建筑的风格融为一体,而且是绝佳的躲避梅菲尔区喧嚣的“避难所”——设计师特意只留了一扇只能看见天空的窗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