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近四年的调整,整个亚洲区现当代艺术的市场于去年秋拍触底反弹。记者了解到,今年匡时就推出“体物/状物:现当代纸上作品”,“踏浪彼岸:中国二十世纪现代艺术”,“当代艺术”三大专场,一面深究,一面突破,为藏家带来多样化的收藏选择。
“体物/状物:现当代纸上作品”专场,是匡时于此次春拍中的突破,探讨二十世纪现当代艺术的核心——新。首先,突破艺术家国别、年龄、流派等诸多条件的限制,强调艺术家在各自领域的创造性;再者,在二十世纪中国画改革为主流呼声的背景下,强调西画的突破,即在东西交融过程中,东方反作用于西方,西画在绘制材料上的革新。西晋陆机在其文学理论《文赋》中,概括诗歌的审美特征“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成为千古名句,后世人将此引申为“体物缘情”,即为描绘形象,抒发感情。以此观照二十世纪现代艺术,又会发现,无论是留洋的潮流,抑或激昂的变革呼声,都没有改变艺术家创作中之于传统、故土的情感。由此,在理论、材质“新”的基础上,探讨艺术家作品背后的情感回归,及其所反映东西融合的文化母题,亦是此次重点。比如关良并不是以水彩名世的画家,但他的《终南山》却是颇堪玩味的作品。画面选择了传统山水画中常见的野逸景色,并且借鉴了高远的构图法,带有水墨色彩的用线与皴法,与水彩的不规律色块和渲染同时统摄到灰绿绸子的画面里,表现了画家调和中西画法的探索精神;常玉的人生哲学与艺术追求无不呈现出“新”的思想,他开创性的将中国书法转变成现代造型语言。此次推出了的两件来源有序常玉水墨作品,他用西式的绘画材质传达了一个东方画家的内心感悟,以遒劲流畅的线条、趣味化的构图表现出简约高雅的独特魅力;二十年代末期,藤田嗣治成功跃居巴黎最有名望且最受欢迎的画家之一,《小女孩》创作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从作品中可看出,他虽受西方绘画启发,但并未强调画中光影的变化,更关注阴影所造成的细微层次变化,致力于人体与肌理的描绘。他以透明带白的颜料,创造出西方绘画未见之象牙般的乳白效果。
“踏浪彼岸:中国二十世纪现代艺术”专场则注重作品的来源和丰富性。在吴大羽、吴冠中热点艺术家基础之上,特别推出以符罗飞、谭华牧、杨秋人、黄新波为代表的广东艺术家专题,还有包括许幸之、曾一橹、倪贻德、孙宗慰、黄觉寺、刘荣夫等艺术家在内的个人专题等,从宏观视野、个体研究两方面,呈现出立体、丰富的二十世纪现代艺术之全貌。
有人说,如果时间让隐匿的事物显现,吴大羽就是那颗正在被发现的星。此次推出的《绿韵》,有多次出版和展览记录,画面统摄于一种蓝绿的色调,厚重而浓郁,其间黄色与白色的笔触又使得画面通透而明亮。薄厚干湿分明的笔触纵横捭阖,与中国传统大写意的笔墨情趣一样,形成一种特有的力量感,这也是画家所讲的“势象”之语。
吴冠中的《雨后流泉》是诞生于雨天玉龙山下的吴冠中“珍爱”之作。大雨之后,山林树枝湿嗒嗒地流淌着雨水,好像是挂着无数条小小的泉水。《雨后流泉》虽名“流泉”,但一弯白练仅为点题一笔,画中主角是被雨水浸染、滋润、洗刷后的丛林树木,其意境恰是诗与画的邂逅。
在“当代艺术”专场中,从“星星画会”到八五美术思潮的回音,从中国年轻一代到国际当代视野,皆有呈现。推出周春芽、王广义、王音、黄锐、严力、段建宇、郝量、草间弥生等活跃艺术家之佳作。
刘野有别于同辈中国艺术家,他的绘画语言独特而丰富,令人一眼便认出其画作。创作于2011年的作品《鸟上鸟》又是其独特作品中更让人眼前一亮的一件,画中描绘了两只相互叠压的麻雀,有宋画意蕴,是其极为罕见的动物题材作品,层次分明、描绘细腻,呈现出优秀的绘画技巧。
而郝量创作于2009年至2010年之间的《移用解剖学系列》作品,可以说是郝量早期集大成之作,是对其学院艺术的总结,亦开启了他深入且广阔的创作之路。作品分为上下两部分,共28开作品,以西方科学世界观解析人之结构,用形而上思考方式寻找人体各结构之内在联系,探求人之身体与自然万物的相对关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