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趣闻 > 这些艺术大师用尽一生回到童年(组图)

这些艺术大师用尽一生回到童年(组图)

2017-06-01 13:34 文章来源:文汇报   作者:范昕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马克·夏加尔的《红色的屋顶》(局部)

其实孩子知道,什么是艺术

访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国际美学协会前主席高建平

记者:毕加索曾说:“我14岁时就能画得像拉斐尔一样好了,之后我却用了一生去学习像个孩子那样画画。”艺术史上像毕加索这样追求像孩子般画画的艺术大师还有很多。这是为什么呢?

高建平:这是一句富有深意的话,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对一个大问题的解答,即什么是艺术。毕加索是一位具有原创力的画家。原创的意思,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制造“差异”,创造“不同”,或者不断地去“翻新”。原创的 (origina1),常常有回到源头 (origin) 意思。回到源头上去,从中寻找灵感的源泉,这是毕加索的这句话向我们透露的信息。

当照相机发明以后,欧洲的画家们越来越强烈地感到,文艺复兴以来所追求的透视画法,会被机器所代替。画得像,画得逼真,形成外观的复制,造成关于世界的错觉,这曾经是艺术家们的不懈的追求。要想复制外观,从而形成逼真的错觉,就要让画家设定是在从一个固定的位置,用一只眼睛,将远近不同的事物,根据投入到视网膜后的大小不同和色彩的变化,完整地记录下来。这是一个高难度的动作,艺术家们花费多年的功夫训练,积累许多代人的经验,辅以数学和几何学的知识,终于越来越接近这一点。这时,照相机发明了,于是,逼真的图像制作一下子变得非常容易。照相机来源一种绘图的暗盒。这本来是一种绘画的工具。照相技术在不断发展,变得越来越廉价,制作出来的图像质量也越来越高。当亿万次照片每天被拍摄出来,并日益将人们带进一个图像时代时,那种以制作逼真的图像为目的的绘画,必然就落伍了。如果说,最初的照相机在色彩和清晰度上还比不上绘画的话,那么,在这方面,机器的进化速度总是要比人快得多。有了高清晰的照片,过去绘画用来给重要人物画肖像,记录重要历史事件的作用,就消失了。欧洲绘画所追求的“画得像”的功能,已经被照相机所取代。不仅如此,作为照相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有了电影,后来又有了电视,人的活动的形态也能够记录了。

照相机出现后画家怎么办的问题,反过来又成了绘画创新的动力。绘画如何发展? 画家各显其能,也出现了各种各样新的风格和流派。但是,只是制造“不同”不行,还是要思考一个更为根本的问题:什么样的“不同”? 于是,画家们发现,绘画不是用来制造逼真的错觉的,不是用来与机器比赛这种制造错觉能力的。比起复杂的技能技巧来,最具艺术性的,还是简单意义的最纯朴的表达,还是原创力。回归“初心”,从源头上寻找原创力,这是机械复制时代艺术再出发努力的一部分。

记者:绘画创作者们最应该向孩子学习些什么?

高建平:通过向孩子学习,达到返璞归真。这其实还是要从艺术的本质谈起。将艺术看成是模仿事物的外观从而造成逼真的错觉,这本来并不是艺术的本质要求。艺术家所要做的,原本只是使人们对事物和世界的领悟得到表达而已。用最独创的方式,将艺术家对世界的最独特的感受表达出来,它就是有价值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人的成长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对世界的感受力被磨损的过程。中国古人讲“童心”,丹麦安徒生的童话中讲,只有孩子才能看出并说出真相,马克思赞美希腊神话的永久魅力在于反映了人类的童年时代。这些都是通过向前看来寻找艺术的真谛。

这种对世界感受力的磨损,说的是人们越来越关注世界的被实用理性所规训的一面。人们由于各种经历、经验,专业和职业的训练,面对纷繁复杂世界,会关注一些独特细节,形成各种专业性的视觉印象。但是,他们会丧失对世界的新鲜感,对世界的丰富性视而不见。儿童对世界的好奇心,常常是最宝贵的。只有一些大画家能认识到这一点,从而向儿童学习,一生都在从事抗磨损的事业。

他们不仅要抗生活中形成的实用理性对视觉的磨损,而且也要抗拒画家职业习惯所带来的对视觉的磨损。中国古代画家讲求反对“习气”,说的就是这个意思。画家的专业化与对专业化带来的习气的克服,始终是艺术发展的两面。“熟”后要回归“生”,“巧”后要回归“拙”。要有技,但又不要炫技。艺术家需要不断回归“初心”,从儿童画中汲取营养。

记者:人们该如何欣赏艺术大师充满童真的绘画作品? 这些绘画作品与孩子的绘画作品又到底存在着什么样的区别?

高建平:佛家有人生三境界之说,即:“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第三境界与第一境界相似。如果说,第一境界是儿童,第二境界是正在学习的青年人,第三境界是学有所成的大师的话,那么,艺术大师看上去是与儿童相似的。

这里,我们要说两个方面的意思:首先是第三境界不同于第一境界,艺术大师不是儿童。他们在艺术上的修养造诣,他们的眼界眼光,他们对艺术创作过程的把握,以及他们对同时代艺术界的理解和相应的在艺术创作中的选择,都与儿童画完全不同。

然而,第三境界又与第一境界有着相通之处。那种纯朴而天真浪漫的儿童所代表的境界,又是艺术家创作灵感的奔流不息的源泉。

儿童在展现自己的童年,而艺术大师们向往童年。儿童画表达自己所要表达的,艺术大师们纠正既有的绘画观念,向儿童学习,学习儿童的表达方式。儿童做他们自己,艺术大师通过向儿童学习改变自己。这也许是儿童与艺术大师的画作的根本区别。童年是美好的,于是,艺术大师们要回到童年去,也吸引他的无数观众这么做。

最后,在儿童节来临之际,我想对孩子的爸爸妈妈说,儿童身上有着许多宝贵的东西,教育是保护这些东西,让它们按照自己的本性生长,而不是依照成人的意愿对它们扭曲。这就像树,要让树按照自己的天性长成大树,而不是按照我们的意愿将它扭曲成盆景。我们要让儿童的天性自由发挥,有时,他们是我们的老师,是儿童在教育我们,而不是我们在教育儿童。


责任编辑:苒若
首页上一页1234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