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20世纪60年代,香港一名记者初到杭州,出火车站,但见绿树浓荫,苍翠一片,城市被绿树遮蔽住了。谈起当年从《参考消息》上读到的这则报道,毛昭晰至今难忘。
“当时在西湖泛舟,西湖的南、北、西面均为绿荫缤纷的山,城在湖东,三面青山一面城,东面的城掩映在绿树中,见不到高楼。”毛昭晰说。
然而,城市化的浪潮猛烈地冲击了这座古城。“高楼越建越多,越建越高,湖东的城成了一堵墙,三面青山一面城已成为三面青山一面墙。”毛昭晰无奈地叹息。
杭州的胡庆余堂是当今中国难得一见的古药号,国家级文保单位。一次,毛昭晰陪同中国自然博物馆协会的专家参观,专家们对这座古建筑赞不绝口。但他们却不知道,这个国家级文保单位也遭遇过波折。
1984年,浙江省考古所专家王士伦匆匆找到毛昭晰说:“胡庆余堂要拆了!”
中国有两大古药号,北有同仁堂,南有胡庆余堂,北京的同仁堂已无可挽回地被拆了,被誉为“江南药府”的胡庆余堂是硕果仅存的中国中药号,其优秀的医药文化传统的价值是任何建筑无法取代的,怎么能拆?
毛昭晰闻此非常震惊,马上亲自赶到现场,找到胡庆余堂制药厂厂长予以制止。“胡庆余堂这么重要的文物,绝对不能拆啊!”
厂长反问:“胡庆余堂要不要发展?你能保证我们生产发展吗?生产要发展,破房子必须拆掉重建!”
劝说无果,毛昭晰很焦急,他一边让文物局相关部门准备资料,将胡庆余堂申报国家级重点文保单位,一边找到杭州市委领导反映,胡庆余堂不但要保,还要建博物馆。
在杭州市委市政府的干预下,胡庆余堂保住了。
1988年,国务院批准胡庆余堂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
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毛昭晰动员各方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工作。他强调,保护文物,人人有责。他对基层的业余文保员非常重视。一次,某县召开业余文保员会议,他推掉省里几个会议专程赶去参加,这使该县文化局局长既意外又感动。毛昭晰在会上说:“业余文保员是一支保护文物可以依靠的力量,我特地来向广大业余文保员表示感谢和敬意!”
毛昭晰在各种会议上说,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一个城市有文化遗产就有了历史,有了研究价值,有了记忆、审美、旅游和观光价值。胡庆余堂里藏着中国江南药店的记忆,秋瑾纪念碑里藏着中国近代革命的记忆,古运河码头藏着中国漕运的记忆,是这些记忆成就了历史,这些共同的历史构成了文明古国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