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中国美术学院2017毕业作品展落幕。看美院毕业展是一件很愉快的事。八年来,在杭州,国美毕业展已经成为嘉年华一般的全城乐事,仅在5月26日当晚,网易直播上观看毕业展开幕式的人数就突破了103万,这个数字是2016年的1.5倍。但师生们却是喜忧参半。一周的展览,时间并不算久,却有不少作品“折损”在其中,这其中,最重互动的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展厅是“重灾区”。(《钱江晚报》)
原本是为了向公众展示学校教育成果的毕业作品展,却遭到这样的不文明对待,这种结果实在令人意外,也让人费解。学生在作品展上贴的这些“勿触碰”,不仅是对公众观展的提醒,也是对文明的呼吁。
这些毕业作品是学生学习成果的展示,为了完成这些作品,很多学生可谓费尽心血,从作品创意到制作过程,再到布展,整个过程不仅耗费着很多时间,也付出了很多金钱成本,为的就是能够得到公众的认可、鼓励和尊重。但是没想到的是,这些作品却遭遇如此对待,这种结果不仅是对大学生劳动成果的巨大伤害,也暴露出公众文明素养的缺失。
也许这些作品算不上专业,但是毕竟凝聚着学生的劳动成果,对于这些作品应该有着基本的尊重,况且,文明观展也是一个人基本素养的体现,怎能随意破坏?学生不得不在展区贴上文明提醒,这种行为无疑让每个观展的游客感到汗颜。
展品遭到破坏,这种结果也给学生和学校提个醒,虽然社会文明程度在提升,但是不排除仍然有一些人自制力差,文明素养缺失,做出不文明行为,因此,在布展的时候,还是应该充分考虑到可能出现的问题,对一些可能存在的不文明行为及时做好应对和预防,比如,可以在展品上面加装防护设施,可以设置围栏,让公众与展品保持距离,确保展品安全;还可以在展区设置监控,通过技术手段确保展品安全,倒逼公众文明。对一些屡禁不止、蓄意破坏的游客,甚至可以选择通过法律手段进行索赔,这些都是防止展品遭遇破坏的有效途径,唯有做好安全预防,才能确保万无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