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院校 > 大学艺术博物馆 不仅仅是为了审美教育(组图)

大学艺术博物馆 不仅仅是为了审美教育(组图)

2017-07-04 08:55 文章来源:文汇报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哈佛大学博物馆群有17家博物馆,仅艺术博物馆就有三家

哈佛大学博物馆群有17个博物馆,每一个博物馆都有与其相挂钩的学科,该学科的专业教育就在这些博物馆中以各种有趣的方式进行。比如,哈佛大学皮博迪博物馆是为考古与人类学专业所设,我们燕京学社的边上就是近东文化研究中心,在这里又设立一个小的博物馆,专门陈列美索不达米亚文物。所以说哈佛大学大博物馆下面套小博物馆,每一个博物馆都跟专门的学科与研究密切相关。这样庞大的博物馆群为高水准教育提供了最强有力的平台支持。

在哈佛大学访问期间,我十分羡慕他们的学生在博物馆里所接受的专业教育。作为一个美术史工作者,我对哈佛大学的三家艺术博物馆格外关注,特别是福格艺术博物馆和赛克勒艺术博物馆。我在哈佛大学期间,正赶上营建新馆,于是很多福格博物馆中的精品,也被暂时放在了赛克勒博物馆里展出,他们做了一个“福格—赛克勒精品展”。这个精品展的作品几乎涵盖美术史的各个时期,如果美术史专业的学生或者美术爱好者能认真看完这些作品,再去研究美术史,会有很大的帮助。2014年新馆落成。我去年曾专程故地重游,又看到许多临时特展之外的名作。哈佛的藏品虽然不像卢浮宫那样包罗万象,每类作品都汗牛充栋,但是它的作品门类之全足以讲述一部完整的世界美术史。

这其中有很多作品值得一提,比如安格尔的画《拉斐尔和弗娜丽娜》,画的是拉斐尔和他的模特兼情人。拉斐尔是安格尔心中最伟大最受崇拜的画家,这张画作是一个19岁的艺术家对他的前辈、一个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故事的再叙述,如果要研究拉斐尔的话,安格尔的这幅画经常会作为故事的插图。我初入哈佛大学艺术博物馆时,颇惊诧于这么重要的作品会出现在一个大学的博物馆里。

哈佛大学艺术博物馆最知名的收藏,莫过于它的十九世纪法国绘画,馆藏的很多名家作品都堪称代表作,这其中有雷诺阿、德加等人的名画。除了早期印象派大师的作品之外,这里还收藏了很多后印象派(如高更、凡高等人)的作品。这样就可以放在一起对比,如果你是个研究十九世纪法国绘画的学生或者学者,哈佛艺术博物馆的藏品足以令你大做文章。

除了馆藏作品的丰富和专业之外,哈佛大学的博物馆在选址时与学生和教学的亲近也值得赞许。原赛克勒博物馆与哈佛大学美术史和建筑史系共用一栋建筑,从楼梯上去左手边是美术史和建筑史系,有学生的教室、研究生的研究室、教授的办公室,右手边推开门进去就是这座博物馆。美术史系的学生们上课间歇,趴在门上就能看到隔壁博物馆里精彩的藏品。

在每个学期开始的时候,一些专业课老师就会向博物馆提出教学要求:这学期我要上一门什么样的课,需要使用博物馆的次数,需要博物馆协助展出哪些展品。博物馆有义务为这门课做相应安排。比如说,一位老师这学期要上17世纪的欧洲版画这门课,他就会要求博物馆把他指定的一些版画作品,比如伦勃朗的作品,放在小的陈列室里面。当然这个陈列室也是对公众开放的,但是首要是为这门课的学生服务,我参观的时候有好几次都遇到了哈佛的学生正在上课。

哈佛大学的艺术博物馆中最精彩、最能拨动中国观众心弦的,莫过于它的中国古代艺术收藏

如果以一个中国游客的角度去观察,哈佛大学的艺术博物馆中最精彩、最能拨动中国观众心弦的,莫过于它的中国古代艺术收藏。这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华尔纳探险队在中国盗窃的佛像以及敦煌壁画。1923年,时任哈佛大学福格艺术博物馆东方部主任的华尔纳,组织考古队远赴中国敦煌,在给了当时看守莫高窟的王道士一些礼物之后,华尔纳用胶水粘取敦煌莫高窟唐代壁画精品10余幅,又以70两银子的价格从王道士处取得了328窟盛唐的精美彩塑供养菩萨。这些被盗走的敦煌文物运回美国之后,就放在哈佛大学的福格艺术馆,成为镇馆之宝。如果抛开这些文物盗窃行为而言,华尔纳还是西方世界著名的汉学家。他是第一个在哈佛大学兼职教授中国艺术史,同时做考古学家的人,更是美国最早开设中国考古、中国美术和中国文化教育课程的人。当然他成为考古学家的资本,很多都来自于非法手段,这是那个时代美国大学和博物馆共有的一个现象: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对贫穷羸弱的文明古国的文化掠夺。

自从1895年斯文赫定第一次成功地穿越号称“死亡之地”的塔克拉马干大沙漠并出版了《穿越亚洲》,英国、德国、法国、俄国、日本等,争先恐后地发起和赞助了一次又一次的丝路探险,而每一次探险几乎毫无例外都是由博物馆出面资助、以获得丝路文物为目的,美国是出动最晚的,也是收获最小的。

我和朋友在哈佛艺术博物馆参观的时候,发生了一件有意思的事情。一个非洲裔女管理员走过来用英文问我们是不是中国来的,并说自己在这个博物馆里工作了30多年,她还清楚地记得,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刚刚改革开放的时候,第一次有中国的代表团来哈佛的艺术博物馆参观,代表团中有一位中国教授看到博物馆陈列的敦煌文物特别愤怒,当场就演讲起来,说这些文物是如何来的,吸引了很多美国的大学生旁听。30多年过去了,这个管理员依然印象深刻。她告诉我们,作为一个美国人,她对这样的事情非常难过,她认为这些东西都应当属于中国。

哈佛大学博物馆,实际上也包括美国众多艺术博物馆都对此类藏品的来源讳莫如深,我们发现在这些展品下方的标识卡片上,没有写明这些东西的来源,只有这些藏品的捐赠信息。

在美国的博物馆参观的时候,我经常会因为这些远离中国的珍贵藏品唏嘘感慨,每件文物都饱含了旧中国历史的辛酸。

责任编辑:苒若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