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进艺术展览带动商业消费
如今艺术展览越来越多,形式也越来越多元化,从最初的免费观展到如今票价20元、40元、80元甚至200元;从最传统的架上艺术形式到如今新媒体艺术的快速发展,互动装置以及沉浸式艺术体验已成为人们生活休闲的一部分。其中,展览发展速度最快的要数上海了。
在过去,艺术展对于普通人来说难免有些望洋兴叹,它们大多在博物馆、艺术馆或美术馆举办,室内装饰高雅,参观者也多为一些艺术家或从事艺术工作的相关人士。随着近几年艺术展览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公共空间的扩大,艺术与普通人的界限也逐渐模糊。之前,上海K11举办的莫奈特展大获成功之后,在商业空间举办艺术展的方式就流行开来。
数据显示,K11举办的莫奈特展中,52件印象派大师作品的展出给K11带来很大变化,2014年3月至6月为期3个月的莫奈特展观展总人数超过40万人次,展览期间K11的人流量比春节黄金周上升40%,商场的营业额也增长了30%,并推动商业租金提升70%,而同期办公租金涨幅仅为30%。2015年11月的销售数据仍是增长态势。展览方的收入不只有门票,还包括近800种与特展相关的衍生品,其展览衍生品种类接近800种,而几乎所有逛完莫奈展的顾客都会前往艺术商店购买纪念品,衍生品收入超过门票收入,达到3960万元,占总收入的43%。
K11莫奈特展的成功,带动了上海一系列商场艺术展的热潮,如环球港的毕加索展,静安嘉里中心的米罗版画展,南京东路的悦荟生活广场完成了美国艺术家安迪·沃霍尔波普艺术展览,还有iapm的微型雕塑艺术家Talwst作品展。这些移植了部分传统博物馆、美术馆的布展和参观经验,却并不与之完全相同。商场艺术展正伴随着城市公共空间、商业空间的扩大和兴起,日渐频繁地渗透到城市人群的生活中。
大型商业活动中心举办美术展览的一个很大优势在于——四通八达的交通和周边相对齐全的配套设施,让等候参观和参观完毕的人群有更长时间和更多的娱乐选择,整个与艺术相关联的活动中可以充满咖啡香,也不必为了去一趟美术馆而花费太多时间和精力成本。另一方面,商场也可以借助艺术展聚拢人气,带动客流量和商场消费,展览也由此更贴近大众生活,给市民提供一处娱乐休闲的去处。艺术与商场的跨界是多方共赢,K11的成功案例将会给更多商业中心带来模式的创新。
藏在艺术博物馆里的商机
除了在商场中,艺术博物馆也有着新商机。尤其近年私人美术馆的崛起,高昂的运营费用已无法是门票所能负荷的,各家美术馆正纷纷找寻应对之策,除了靠外界的资金扶持外,实现自主创收才是王道。在既要保证客流量,又要提升美术馆自身品质的前提下,衍生品与餐饮服务就成了近年来艺术博物馆的一大重头。
如今衍生品已成为博物馆的救星。故宫博物院靠卖文创产品一年创造了10亿元的销售额、近亿元的利润,这是多少上市公司都难以企及的数字。而故宫仅靠一些耳机、折扇、文化衫就轻松赚到了,故宫的成功给了后来者更多的信心与商机。
在餐饮服务方面,国外的博物馆则显得更有远见。像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蓬皮杜艺术中心、泰特美术馆、卢浮宫等著名艺术机构,都有着独立且精致的餐厅空间。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毕尔巴鄂古根海姆美术馆,谁能想到在美术馆里竟还藏着一家米其林1星餐厅,这家名叫nerua的餐厅,不仅仅烹饪菜品,更努力将艺术观念阐释到餐饮的语境之内。当然,餐厅不仅只是对观众提供服务,如果主办方或赞助方愿意,MoMA也可以直接为馆内所举办的大小活动提供餐饮服务,而这部分是额外收费的,这成为艺术博物馆的一项附加值。
当然,或许有人觉得西方的消费意识比国内高,这些方案在中国实施会不会水土不服。近日的大英巡回展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上博推送的一条图文《以吃货的方式打开大英特展》在朋友圈刷了屏,有人评论:冲着周边和甜点,也要去看展。通常的文创产品都是贴纸、文具、冰箱贴等,上博这次居然直指“口腹之欲”,如此接地气又非常“高大上”。比如,两款曲奇运用3D技术建模呈现Q版的伊西斯和芭丝特,这两位是古埃及人信奉的神明。喝上一杯印有芭丝特的拉花咖啡,留在嘴里的满满都是文化。
上博艺术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胡绪雯表示,展览文创品早在半年前就开发了,大大小小的会开了不下10次,这是上博开馆以来从未有过的,共推出50多种衍生品,加上大英博物馆提供的衍生品,总共160多种,价位从二三十元到1300元不等。较便宜的是面具和食品,最贵的是首饰胸针,都卖得很好,尤其是文创食品卖得火。
上博大英展的火爆程度,或者说是文创产品的成功,都为我们带来了信心。可以看到国内市民对艺术的热情,这股热情会带动整个艺术市场的消费,以商业为名实现更多可能。艺术在社会生活中的渗透已越来越多,并且已经培养了一部分市民的消费习惯,可以看到大众对艺术和文化是喜爱和渴求的,而如何能将这种情绪转换成商业模式,还有待更多发掘。
(本文转载于《艺术市场通讯》,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