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综合 > 成为“网红” 艺术的道路会更好走吗(组图)

成为“网红” 艺术的道路会更好走吗(组图)

2017-07-27 08:58 文章来源:雅昌艺术网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望京裸奔哥实为当代艺术家厉槟源望京裸奔哥实为当代艺术家厉槟源

裸奔之后的几个月,厉槟源就迎来了他的个展“我有病——厉槟源个展”,展览中呈现了“裸奔”这件作品,相较于公众层面的活跃,在艺术方面也获得了关注,这是厉槟源值得庆幸的地方,其实从这几位“网红”的身上,我们可以发现一个规律,就是他们的“红”都是通过媒体,使得作品发酵成为公众事件,获得巨大的关注,但遗憾的是公众的关注点显然不在于艺术,并且很多时候他们是被“网红”了,至于艺术本身,往往被事件淹没。

关于艺术家成为“网红”,批评家扬卫在谈到时表示:“艺术家成为网红,这是新时代面临的新问题,有的艺术家敏感,很早就学会了利用网络,网络也确实提供了一种可能,但对于艺术家来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艺术是一生的考量,很多其他领域网络红人的经历已经告诉我们,网络是一个波浪式的风起云涌,艺术的观念可以持续性的延续下去,通过网络平台展示更多有意义的作品,对于艺术家来说是最重要的,网络只是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和途径,但不是评判标准。”

“网红”之后

与批评家扬卫有相同看法的,还有独立艺术撰稿人寥寥,他在谈到厉槟源的行为时讲到:新世纪我们迎来了一个娱乐至上和消费主义的景观社会,媒体打造了一个由娱乐、信息和消费组成的新的符号世界。景观社会中的媒体需要不断地寻找爆炸性的新闻和刺激性的娱乐符号以满足大众,“裸奔哥”被媒体捕捉到,成为媒体消费的一个符号。我们不知道,厉槟源的“裸露”能否脱去身上的标签,他的“奔跑”能否逃离景观社会的异化,我们知道的是,厉槟源跑得再快,始终也没有逃离大众媒体对其的误解与异化。

在他看来,厉槟源的“裸奔”行为在过去两年中谋杀了无数的新闻媒体的篇幅,厉槟源的名字也为大众所熟悉,但是大众与媒体都并不了解厉槟源行为艺术背后的意义。引起人们围观的是“裸体”,而不是艺术的观念,终究无法摆脱大众对其的误读和异化——在大众媒体的眼中厉槟源只是一个无聊的青年,一个开心的小丑,一个荒诞而模糊的审丑符号。

这也正是上面这些“网红”艺术家面临的困境和艺术的尴尬,同时也显示出了艺术在面对公众和介入社会时的无力,造成这样的原因,在批评家扬卫看来,是因为艺术作品被创作出来进入到社会或者大众层面之后,就与艺术家没有太大的关系,这时候公众的解读甚至是误读,都是作品的一部分,作品也借此产生意义,但也并不是说与艺术家完全没有关系,其中最重要的是艺术家在创作作品和推行作品过程中的把控力:“杰出的艺术家会在作品观念的生成过程中占主导性因素,他会引导观众去理解作品,这需要非常强大的内在的精神把控力,不然,不然作品就不值一提,比如艺术史中杜尚将小便池拿进美术馆,博伊斯向死兔子解释绘画,如果艺术家不去主控艺术观念的生成的话,我们就很难理解,这种行为有时候就会变成一种笑话,所以在创作的过程中,艺术家要成为核心力量,而不是放任作品不断的产生误读。”

其实,通过艺术家们的种种遭遇,我们发现成为“网红”,对于艺术家来说,并不见得是一件好的事情,同时也提醒我们,当下需要更多介入、干预型艺术,在批评家王春辰看来:“这也是为了这个社会的多样化表达而着想,当言论自由不能完全确证和保证时,以艺术的方式介入社会,就成为公民社会发表意见、表达观点、沟通理解的一种有效而曲折的方式。在中国语境下,其民主诉求的含义是不容忽视的,当介入之风起于青萍之末,未必不是公民社会时代来临的信号。”


责任编辑:果然
首页上一页123456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