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市场 > 收藏陷阱?名人信札手稿不“单纯”(组图)

收藏陷阱?名人信札手稿不“单纯”(组图)

2017-08-10 10:09 文章来源:收藏快报   作者:王国良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201605281464425283

近日,北京收藏爱好者李先生向记者表示,“我在5月28日成都举办的一场拍卖会拍得的《名家墨缘方介堪信札十九帧》无一为真。”据悉,这场拍卖会是由已成立50多年的国有文化单位四川文物总店和云南典藏拍卖集团公司共同举办。通过与权威部门的正品对比断定,李先生花13万元拍得的“文物”是赝品确凿无疑。面对赝品,两家均表示自己没有责任,并以保密协议为由,称委托方不可以对外公布。事件一经爆出,引发业内和媒体不小的关注。

事实上,在艺术品市场里买到赝品并不是什么稀奇事,且不说众所周知的国内拍卖市场状况,甚至在苏富比、佳士得等国际拍卖行业巨头也时有发生,且涉及的拍卖数额不乏千百万美元之巨。那么,缘何此次国内二三线城市的一场普通拍卖出现赝品能引起诸多关注呢?笔者注意到,这主要与此次遇假的拍品门类密不可分。

曾几何时,在人们的印象中,相比艺术市场“顶梁柱”地位的书法绘画门类,名人信札手稿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只能算是艺术品市场上的“小角色”,不仅在上拍数量上难以匹敌,而且在市场价格上与书画作品也是差别甚远,不要说是突破千万高价,就连拍得百万元也数得上珍品了。然而伴随着近年来艺术品市场的火爆行情,信札手稿的价值逐渐被市场发掘,甚至一度成功扮演过回调行情中的“黑马”角色。在许多分析信札和手稿的文章中常常提到,信札手稿之所以受到各界追捧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造假很难。这个理由听上去似乎十分有道理,因为要凭空捏造出一大段文字来,特别是用名人的口气说出来确实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责任编辑:果然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