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烈汉 陶瓷艺术家、中国工艺品进出口总公司副总经理
1993年,我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美术系硕士毕业之后,进入了中国工艺美术集团工作,目前在北京也设立了自己的陶瓷创作工作室,对陶瓷艺术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并吸收各地陶瓷工艺精华,将之融入到自己的创作之中。30多年的积累,使得我对陶瓷技艺、陶瓷市场以及中国陶瓷收藏领域有了充分的了解。
中国现当代陶瓷的发展肇始于清末民初“珠山八友”,这批艺术家最早将中国传统文人画移植到陶瓷上,开了文人瓷画之先声,将陶瓷艺术带入了新的境界。其后百余年,中国陶瓷艺术在老一辈陶瓷艺术家和陶瓷教育家的努力下,亲授技艺,薪火相传。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陶瓷市场的发展大体分为三个阶段:新中国成立初期、“文革”十年、改革开放至今。
1956年,中央国务院下达文件,要全面恢复传统名窑生产。当时,无论是景德镇窑,还是龙泉窑、定窑、汝窑、钧窑等都逐渐恢复,作为日用品的瓷器需求量很大。1956年至1966年这10年不仅满足国内需求,而且陶瓷通过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广交会)大量出口国外。国内宾馆、饭店用瓷的发展以及新中国成立10周年用瓷、人民大会堂用瓷,文化部、轻工部专门邀请各大美院老师设计生产瓷器,在各大陶瓷产区专门研发生产,带动了陶瓷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国内日用瓷和外销瓷的生产。生产环境从个人手工作坊到合作社,再到建立工厂,成立国有陶瓷公司、陶瓷研究机构,把手工艺人、设计师、技术人员召集在一起促生产。那个年代,每个陶瓷产区都有进出口公司,由这些公司来承接国外订单。
到上世纪80年代,中国一直以出口工艺品为主换取外汇,而陶瓷是其中占比最大的一类。从国家层面讲,很重视陶瓷生产,在各陶瓷产区成立国有企业投入大量的资金、人力和物力。随着陶瓷出口量的增加,外汇的增多,中国得以从国外引进先进设备,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陶瓷的发展,瓷器制作也越来越规范。出口日用瓷,尤其是炻器,是当时利用陶瓷换取外汇的主要品类。
“文革”十年日用陶瓷也有所发展,一方面继续生产出口瓷,另一方面生产了具有“文革”特点的国内用瓷,而且还创作生产了有时代代表性的“7501”用瓷。
改革开放后,在“八五新潮”等一系列新美术运动的影响下,各美术院校的中青年陶艺家们在诸多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和尝试,使当代陶瓷的面貌焕然一新。经过30余年的发展,陶瓷种类越来越丰富,大体分为三类:日用瓷(盘子、碗、杯等)、陈设用瓷、当代陶艺。生产模式经历了国有企业转制,很多工厂倒闭,陶瓷从生产到销售一下跌落低谷,逐渐又出现作坊式生产并成立了私营公司,比如钧窑代表人物、工艺美术大师孔相卿,将钧窑规模扩大。在生产工具方面,引进了高科技的成套成型设备和烧窑设备,为陶瓷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从德国引进了梭式窑大大改变了以往烧制成品率低的情况。外资的引进也促进了陶瓷的发展。中国低廉的劳动力和原材料,为陶瓷的出口和竞争力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改革开放这几十年,国外的日用陶瓷也在转型,将陶瓷生产地设在中国,在中国加工生产陶瓷,然后销往国外市场。
中国是第一大陶瓷生产国,其中日用陶瓷的产量连续十几年位居世界第一。但在如此庞大的数量之下,我国瓷器每件的平均售价只有国外陶瓷的1/20。而在国内市场,造型相同、功能一样的一套餐具,国内生产的售价仅有四五百元,进口的品牌陶瓷却少则上千元,多则上万元。产品之间的价格差距之所以这么大,一方面由于进口产品需要关税,成本上相对国产品要高一些,另一方面也与产品质量、工人素质和品牌知名度有关。
我国虽然是一个陶瓷生产大国,却不是生产强国,产品以中低档为主,附加值较低,没有像德国罗森塔尔、英国威基伍德、美国雷那克斯这样的国际知名品牌。
近几年来,国外一些知名陶瓷企业开始到中国“贴牌”生产。国外陶瓷以实用品为主,对生活品质的高要求使得他们用的瓷器很精致。像英国的日用陶瓷设计,造型独特、品种丰富,花面装饰日新月异,每一种造型饰有30个内容、形式不同的花面。新奇的装饰比比皆是。我国日用陶瓷设计缺乏独创性,很多企业停留在仿制国外产品和来样加工的水平上,导致产品造型设计雷同,花色品种单调,一个造型就几种装饰,无法满足国际、国内市场消费者多样化的生活需求,必将逐渐失去市场。
在政策的支持与指引下,不少艺术陶瓷企业开始树立品牌意识并增强研发设计投入。应该看到,国内陶瓷企业开始将传统工艺与先进科学技术进行融合,既能实现更好的效果体现,也能各有特色,离真正实现个性化的道路越来越近。
近10年中国陶瓷最大亮点是艺术陶瓷的蓬勃发展。随着国内经济的飞速发展,陶瓷已经脱离出实用品范畴,成为艺术品。从2003年开始,收藏当代陶瓷艺术品成为投资门类,产生了一批以陶瓷艺术品为主要创作方向的艺术家。2009年至2011年,这3年是陶瓷艺术品市场发展高潮时期。有统计数据显示,在这期间,有的艺术家每人每年的陶瓷产值过千万元,甚至有的陶艺家一年的产值超过3000万元。从2012年开始,陶瓷收藏市场开始走下坡路。主要原因是:首先,随着收藏领域的发展不断成熟,人们投资收藏越来越理性。其次,国家倡导的反腐倡廉使占陶瓷艺术品市场最大份额的礼品市场受到重创。
上世纪90年代初期,当代陶艺主要是以工艺品的形式进行出口贸易,一些海外人士在收购当代陶艺,特别是新加坡、东南亚地区的一些人士。进入 21世纪,越来越多的国人开始认识到当代陶艺的价值,当年出口的陶瓷工艺品很多被反购回来。
目前,当代陶瓷的“火”还仅限于国内。由于市场刚起步,我国尚未建立起畅通的艺术陶瓷销售渠道,当代知名艺术家的作品可通过拍卖市场公开交易外,其他出自名家之手的艺术瓷大部分是在陶瓷艺人家里交易。
当代陶艺虽然走进了拍卖场,所占艺术品市场份额很小,陶艺收藏市场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据我所知,目前没有国外机构或个人像对中国书画那样对当代瓷一下投入几亿元的情况。当代陶艺市场刚刚兴起,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