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师古明新,写心立境
怀山先生的恩师邱石冥先生效法明贤画作,悉心保存古意,这种以古为师的风气也深深影响到了怀山先生的艺术创作。邱石冥倡导的是六朝谢赫所创的“六法”,其中以“骨法”最为玄妙精微,有着由表及里的艺术洞悉力。怀山先生师从此法,不仅通晓了传统的铁线描、行云流水描、兰叶描等笔法,更追求意在笔先,待到胸藏丘壑、风神饱满的境地才可运笔作画,力求表现物象的本质。当时的画坛一些人未加甄别地借用了西方素描、比例、透视的线描之法,对国画颇多束缚,用笔时有突兀之感,怀山先生以为此法误人,而坚持师从“骨法”精髓。由此,他便得以超脱于时弊流俗,发扬了传统中国画意明笔透的生命力,技艺日臻通达之境。
在习画之途上,怀山先生别裁伪体,转益多师,潜心揣摩石恪、梁楷、沈周、八大山人、石涛、黄慎、任伯年等古人作画的笔墨胸臆,抉精探微,研习其传世画作的写意情态。近现代国画名家齐白石、黄宾虹、李可染等的作品传习古代山水、花鸟、鱼虫作品的画风,怀山先生从他们的画作中也汲取了古代文人画不求形似、以墨为戏的象外之韵,以及顿挫婉转、机缘凑泊的运笔之法。诚如怀山先生诗句所言,“追攀愈觉前贤高,转益多师赖冶陶。古道照人昭日月,吾谁归欤接风骚”,师法古人,承袭古道,是他一贯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