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综合 > 博物馆个性化:一馆千面也是极好的(组图)

博物馆个性化:一馆千面也是极好的(组图)

2017-09-19 08:57 文章来源:美术报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越来越多的人把参观博物馆当成了一种生活态度。无论是“海昏侯”展外浩浩荡荡排起的长龙,还是“何家村窖藏”展柜前川流不息的人群;无论是故宫太和殿前长阶上摩肩接踵的游客,还是国博“大英展”地板上席地而坐的少年,这些大型博物馆的热闹场面,都反映着人们对那些优秀展览的渴望。

自从1905年实业家张謇创办了南通博物苑之后,中国博物馆经历了从欧洲学习,去日本取经,向苏联模仿,到美国借鉴的几个阶段,逐渐走上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但是,数量的快速增长也同时伴随着质量的参差不齐。

都说“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博物馆展览需要精美的陈列布展,更需要独特的内涵挖掘,因为后者才能吸引观众长久驻足。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博物馆建设不要‘千馆一面’,不要追求形式上的大而全,展出的内容要突出特色。”可见,博物馆的个性化发展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大到博物馆的外观建筑、陈列展览布置,小到展品说明牌内容、纪念品设计,无一不体现博物馆的个性与设计者的巧思。陈列展览的个性设计是博物馆成功的关键,博物馆陈列展览只有具备个性才能吸引参观者。

文物是一个博物馆的灵魂,博物馆用文物讲述历史。就策展人而言,与其说是策划者、设计者,不如说他是一个讲故事的人,把文物的前世今生摆在观众面前,娓娓道来。年初的“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点燃了国家博物馆,所展文物中不乏远古石器和现代工业产品,但是每一件展品背后都是一个完整的信息点,使得观众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教育是博物馆的主要职能之一,中国生态博物馆奠基人苏东海曾说:“如果不强调博物馆教育本身的个性,博物馆教育始终只能淹没在大教育系统的共性之中,显现不出其独立价值。”以往,博物馆的策展人总是秉持着教育的原则,将展览置于一个崇高的地位。缺乏观众与展品的互动,文物永远在展柜中束之高阁,参观者的感受相应也大打折扣。

责任编辑:果然
首页上一页123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