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雅含象之四 66 x 163cm 2017
远爱花林霜后色 162 x 66cm 2007
在传统与现代、传承与创新的问题上,晓松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也兼有中青年画家固有的勇气、锐气与开拓精神。他一度对宋人花鸟抱有浓厚的兴趣,对于宋代院体工笔花鸟的设色和布局颇有心德;他对元代文人写意的山水、花鸟亦情有独钟,并试图将诸多山水画的写皴法融入到花鸟画的表现手法之中,在工笔重彩中加入泼墨肌理。对于中国画的大传统,无论是古人还是近代大家,晓松一向是以一种谦慎好学的心态去面对的,他的视野很开阔,思考也较为深入。晓松在吸取传统营养的同时,也勇于打破既定画科于故有技法的边界、规调,汲取了很多现代因素。如在他的很多作品中,形式感的创新、色彩的使用和视觉效果的营造,为画面增添了强烈的现代感与时代精神,他这几年画的《清香》、《秋葵》等尺幅不大的画,都凝聚了他对于创新问题的思考。 2003年,晓松的作品《春到红墙》荻得了“当代花鸟画艺术大展”金奖,在这幅作品中,他表现了红墙一角枝头绽放的繁花,蕴涵了“盛世太平”的象征寓意,在形式感于意义深度方面都完成了一次突破。应该说,中国当代工笔花鸟画的题材创新正在于向现实际问题生活贴近,于中国社会的宏观精神相结合。所以,花鸟画家只将目光局限于花鸟虫鱼的世界是远远不够的,仅仅为了表现花鸟而画花鸟,或是仅仅为了营造视觉美感而画花鸟,永远成不了一流的画家,而只能做一个技术精熟的画匠。晓松的灵气在于,在拥有扎实的造型、用色的基本功之外,他肯在创作背后的文化意境上下工夫,使作品具有一种深层次的艺术感染力。因此,他的作品既不流于俗气,也不故弄玄虚,画如其人,真诚而敏感,执着而亲切。我相信,作为一位实力派的中青年工笔花鸟画家,晓松将凭借自己的天赋于勤勉,在未来的艺术之途上取得更大的成绩。我期待着这一天早日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