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趣闻 > 古物收藏:和书上的不一样(组图)

古物收藏:和书上的不一样(组图)

2017-09-21 14:33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沈伟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清紫檀笔山

书架上也适有《文艺绍兴》一书,前几年台北南宋文物特展的图录,翻到219页,是董康嗣墓中出土的山形笔架。黑色的石材,雕成简约状的山峦,连峰起伏,错落排列,只不过,不是曾小俊文中所称的二十峰,而是三十二峰。显然,他只数了正面能看到的,而遗漏了背面的。

总之,《经典》中那幅赫然精彩的一图,应该是曾小俊自藏的“清代紫檀笔山”。

终于解开了一个疙瘩。

山形笔架,又称笔架山、笔山、笔搁、笔格,是书写时搁置毛笔的辅助文具,从实用性的角度,一般多做成数个山峰一字排列的形状。但是,文房的设计,不会仅仅只是出于实用的考虑,山形的笔架,其实保留了秦汉以来方术之学中的海外仙山的余韵。可以想象,案头笔山横陈,那云烟出没的意象,有助文思,能启画兴,即古人所谓“长对坐而衔烟,永临窗而储笔”(《笔格赋》),一个小小的文具,竟能伴那些文士们一番幽邈的玄想了。

然而做个事后诸葛再来想,之前的那些问题并不艰深。除了峰头的数量外,首先,那图片上就不是石质的感觉;其次,直觉的高长比例也明显不对,一件是3︰1的,一件是5︰1的;另外,既然文章中明说了是出土文物,原就不是私人的藏品,也就不可能在藏品专辑中给出一幅图片来。之所以没去细想,原因恐怕是:太相信曾小俊的口碑了,也太相信《经典》了。

书上显然是个错,但肯定也不是故意的,文字排印的疏忽而已。但是,多少人与我等一样,或者永远也解不开这个结,或者根本就没存在过这个结。

古物的赏鉴,需要日常功课的积累,甚至可以说,功课做到哪一层,眼光才能看到哪一层,

至于那些捧着赝品念叨着“和书上的一样”,则是另外的一种“相信”了,大率不过是蒙昧自欺而已。


责任编辑:苒若
首页上一页123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