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综合 > 国人买回乾隆印章令人喜忧参半(图)

国人买回乾隆印章令人喜忧参半(图)

2017-09-29 10:06 文章来源:东方网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梁江涛

乾隆的一枚私人印章在海外某拍卖行成交,最终成交价高达122.5万欧元。报道称,这枚印章一直属于一个法国家族所有。买主是一位中国人。(据9月25日《环球时报-环球网》)

我看到这则新闻,喜忧参半。喜的是,中国人买回了原本就属于中国的文物。忧的是,新闻翻译者缺乏历史意识、缺乏国家与民族层面的文物保护理念。

“属于一个法国家族所有”这句话中的“属于”可以直译,但应该且在作为新闻时必须打上引号。固然,这个法国家族可能是花钱买来的中国印章,但追溯其源头,乾隆爷的印章,怎么就“属于”他家的了?

虽然新闻中没有交待这枚印章流落异国的来龙去脉,但是,众所周知,近代文物流失主要发生于“三大浩劫”。一是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二是1900年八国联军洗劫北京。三是日本侵华战争大批量掠夺。

我们没有证据证明这件价值近千万人民币的乾隆印章,是在哪一次浩劫中,流到这个法国家族手里的。不过,有必要通过这件事,加深一下我们对中华文物流失的历史认知,增强每一位中国公民乃至海外华人保护中华文物的意识。

乾隆皇帝是中国历史很有文艺范的帝王之一,也是在文化生活使用图章最多的皇帝。乾隆对此有个说法,制印之事,承为祖制。他说爷爷康熙、父亲雍正,都是喜欢朱红印章的。青出于蓝当胜于蓝,刻制印章不能一代不如一代,必须超过祖宗们。

现今可考的除现存于故宫的金、玉、木印和田黄大印之外,还有许多流失海外的不同优质石材的印章,不完全统计有千万枚之多。最大的形如石砖,最小的巧如豌豆。

八国联军洗劫北京,西方军队,相比便于携带回国的金银财宝,他们对乾隆印章之类的石器文物不怎么感兴趣。一是他们基本不懂中华文化,对刻上汉字的小石头没有多少好奇心,二是他们嫌这些东西拿多了过于笨重,难以携带。而真正的行家是在八国联军中派兵最多的日本军队。

日本拥有1000余座大小博物馆,共收藏中国历代文物近200万件之多,绝大多数均为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和日本侵华战争期间,被日本侵略军“运出”中国的。

日军中一些人对中国文化十分了解,有的甚至就是随军而来的考古专家,知道哪些文物值得抢,哪些不值得抢。他们明目张胆地掠夺古玩、字画、古籍、佛典和印章等中国文物,然后拿到日本,再转手卖给欧美。

印有乾隆御制三希堂印章的《中秋帖》和《伯远帖》,被溥仪挟带出宫,历经日本傀儡伪满政权期间,几易其手,五十年代在香港典押给了一家外国银行,对方是一个印度人。周恩来总理得知后,立即特批资金,派出文物专家急赴香港,赶在对方合同最终签字之前,赎回这两件国宝,重新回到故宫。

针对海外公开拍卖从中国掠夺的文物,如此强盗行为,法国作者雨果曾经怒斥道:“天真得仿佛自己就是真正的物主,将圆明园辉煌的掠夺物拿出来展览,难道还有比这种行为还无耻的吗?!”

当年雨果的愤怒是出于良知,我们更有理由为此愤怒,愤怒的理由不仅仅出于良知,更出于作为一个炎黄子孙应有的关切与责任。以民间购买形式,让中华文物回家固然是一个次优的选项,还需国家出面追讨文物,在制度创新、资金投入、专业运作以及国际合作上有更大的突破,穷尽国际法律、国家机器、民间市场的一切手段,将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完璧归赵。


责任编辑:果然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