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趣闻 > 底特律博物馆的秘密:汽车终将离去 艺术才能永存(组图)

底特律博物馆的秘密:汽车终将离去 艺术才能永存(组图)

2017-10-24 09:24 文章来源:《汽车商业评论》  作者:陈玉宝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他首先想到的是生命

在积累了足够的素材之后,迪戈开始其壁画中庭的精心创作。

他首先想到的是生命。人类社会包括工业文明的一切发展都源于生命。因此,迪戈在大庭正面墙上的中心部位画了一幅尚在襁褓中的婴儿。那时他心爱的妻子刚刚经历过流产的伤痛,这里显然有艺术家对妻子饱含深情抚慰和对孕育中的生命的礼赞。

在墙壁上方最高的位置是两位母亲的画面。她们裸露着双乳,手捧大自然的馈赠,向人们诉说,正是这些伟大的母亲无私的奉献养育了生命。

与之相对的墙面上展现的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科技动力。这里既有人与科技的协调,如那些可以造福人类的航天科技(000901,股吧),也有科技可以毁灭人类的强烈担忧,如几架黑色的轰炸机和那些带有防毒面罩的士兵。

在这个充满矛盾的社会现实面前,迪戈的笔下出现了象征和谐美好的向日葵与和平鸽,以表达其衷心祈祷人之间的和谐与和平的心声。

中间的一幅浮雕壁画,用几条惊慌失措的鱼儿展现出在人类社会活动的同时对大自然的骚扰。中间的一颗五角星,既可以认为是来自苏联的红星,也可以说它来自美国星条旗上白星。

在大门两侧的墙板,他画下了优美造型的大型动力机器,以及管理者和工程师的形象。仔细端详,这些人物的面孔都有老福特和爱迪生的基因。迪戈以此向工业革命的先驱们致敬。

南北两面巨型墙壁上,集中体现了艺术家对工业革命整体的印象和思考。最上端展现的是汽车工业不同肤色的四个族群:来自欧洲的白人,非洲的黑人、亚洲的黄色人群,和其他地区的棕色人群。

在对各种科技如化学、生物、医疗作了具体的描绘之后,艺术家用大量的篇幅画出鲁日工厂的发动机和整车装配生产线。整面墙上布满巨大的机器、密集的工人、自动化传输带上排列的车身。整个画面完美地再现了大工业生产的场景,美轮美奂,大气恢宏。

值得注意的是,在迪戈笔下出现了各种肤色的工人一起协调生产的场景。这显然不是当年美国仍在种族隔离政策之下的现实,但却是艺术家对未来的向往和憧憬。

环顾中庭,这里是一首大工业革命的赞歌,一首对劳动者的赞歌,一曲人和自然、机器和谐共存的美妙乐章。

争论和喧闹

第二年的春天,迪戈即将完成壁画创作的时候,争论也接踵而来。有些人指责壁画歌颂了劳动者而贬低了资本家。有人甚至指控说,迪戈这幅画作对车城的工人运动有推波助澜之嫌。

在壁画完成的第五天,各种指控充斥了底特律的各种媒体。有人质问,在劳资矛盾如此尖锐的底特律,为什么要请一位红色艺术家在博物馆这么重要的位置做一个宣传工人的壁画?

底特律几个保守团体共同向博物馆发出了正式信函,要求博物馆对这幅壁画的背景和内容展开调查。如果上述指控属实,这些团体将正式提请政府毁掉这些壁画。

在喧闹的反对声中,博物馆馆长威廉坚定地站在艺术家一边,捍卫艺术家的创作自由。他向人们耐心地解释一个反映社会现实的伟大艺术品一定能够接受时间的检验。威廉还发动美国艺术同盟发声来支持艺术家的创作。

威廉坚信迪戈的壁画一定能够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他果断地打开艺术馆大门,邀请车城广大市民前来参观。那天竟有万人蜂拥而至,将博物馆中庭厅挤得水泄不通。人们看到壁画之后发表了许多正面的评论,渐渐抵消了极右派势力的攻击和偏见。

艾德赛也出面对壁画中庭发表了坚定支持的声明:我相信迪戈是在尽力表达和反映底特律的精神,我很满意艺术家的这些壁画创作。

这样,博物馆中庭的壁画被完整地保留下来,为工业革命之城底特律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艺术遗产。

但迪戈的另一幅宏篇巨制却没有这么幸运。

完成了底特律工业壁画之后,迪戈应美国另外一位资本主义财富的典型代表小洛克菲勒的邀请,为其在纽约的洛克菲勒大厦制作一幅大型壁画。当壁画接近完成的时候,迪戈同样受到了纽约资本家集团更加猛烈的攻击。

在这幅题为《人类在十字路口》的壁画中,迪戈用大量的人物场景直面当时资本主义萧条没落的社会现实,并和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形态进行了比较,表达了人类在十字路口何去何从的尖锐批判。

如果说《底特律工业》是艺术家关于工业革命与人类发展的思索,那么《人类在十字路口》就是他关于社会革命与人类发展的思索。

在激烈的抨击面前,酷爱艺术的小洛克菲勒极力保护迪戈的艺术创作。但当最后看到列宁的形象出现在壁画中的时候,他坚守的艺术底线坍塌了。于是就出现了电影《Frida》中的一幕。

那天早晨,小洛克菲勒和一帮随从来到艺术家工作的现场,再次向迪戈恳求:请将列宁的形象抹去吧。

艺术家很坚决:不。

在一段沉默之后,小洛克菲勒递给艺术家一张支票:这是你全部的报酬,你被解雇了。

很快,壁画被蒙上了白布。几天之后,壁画随着一片片墙壁的剥落而消失了。

随之而去的,还有洛克菲勒家族以艺术传世的梦想。

电影中看不出小洛克菲勒当时的心情,但我想他后来一定很懊悔。在随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洛克菲勒家族加大了对艺术活动的赞助,但始终都没有离一幅足以传世的艺术作品这么近,没有能够赋予洛克菲勒大厦永恒的艺术价值。

迪戈不甘心这部伟大作品的消失。后来,他在墨西哥艺术宫的墙壁上以《人类控制宇宙》为题再现了这部作品,成为当今墨西哥艺术宫的镇馆之宝。

艺术和社会

由迪戈的壁画所引起的关于如何处理艺术和社会现实对立的争论从来没有停止过。

到了1960年代,这种争论更加激烈。肯尼迪总统曾说道:当艺术家们对我们这个社会进行尖锐批评的时候,那是他们对事物所特有的敏感和对公正强有力的关切。为了国家的文明和进步,我看不出有比充分保障和发挥艺术家们的创作潜力更重要的事情了。

在肯尼迪总统遇刺两年之后,美国政府终于拨款正式成立了国家艺术赞助基金会,用以建立保障艺术家的独立和自由的创作环境。在基金的徽标下面有一句掷地有声的话:伟大的国家应该拥有伟大的艺术。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国的汽车工业也正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辉煌时期。

但是,在中华大地星罗棋布般涌现出无数的摩天高楼、华丽殿堂之后,我们却鲜见具有我们这个时代鲜明特征和精神而足以传世的艺术作品。

难道今天的中国还只能从《清明上河图》中找回艺术中华的自信?

在迎接第四次工业革命到来的时候,我真心地希望国内汽车同仁们来到车城,能够抽出时间在底特律艺术博物馆中庭的壁画前停留一刻,在艺术欣赏中感受一下车城曾经引领过的工业革命的脉搏,体会一下大工业革命进程所产生的碰撞与思考。

我更期望看到,在中国汽车工业高歌猛进的大潮中,也会出现中国的迪戈、艾德赛和威廉们的身影。

毕竟,汽车终将离去,艺术才能永存。

今天,谁能想象半个多世纪以前,一位根深苗正的资本家能够资助一位红色艺术家在资本主义重镇最为宝贵的地方,创作出这组反映工业革命、讴歌劳动者的大型壁画?这里闪烁着怎样的一种人类文明和艺术光辉?

文化学者琳达·道森斯(Linda Dowens)在深入研究了迪戈的壁画之后说道:今天我们流连在意大利的灿烂艺术中间来努力地感受和解释文艺复兴时期的种种辉煌;我们也流连在玛雅古迹中感受和赞叹古玛雅文化曾有的辉煌。那么,很多年后我们的后代来远眺我们身处工业革命大时代的时候,他们会看到什么呢?他们一定会从这些《底特律工业》的壁画中非常生动地感受到曾经发生在底特律大工业时代的辉煌。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座底特律博物馆中的壁画中庭一定会更加灿烂,它会像蒙娜丽莎那样向我们后代展露出大工业时代永恒的微笑。


责任编辑:苒若
首页上一页1234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