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趣闻 > 晚清明信片上的万种风情(组图)

晚清明信片上的万种风情(组图)

2017-10-27 10:30 文章来源:收藏快报   作者:李笙清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武昌露天戏台前的戏迷

印有英文“武昌,在一个露天剧院的观众”“露天剧场前的人群”的另一张明信片,上面贴有大清国邮政4分邮票,盖有“汉口”中英文字样邮戳,背面盖有中英文“上海”邮戳。这张摄于武昌的明信片与图案为汉口的明信片主题都是露天看戏的场面,但截取的画面却截然不同,汉口的画面选取的是戏台及观众在戏台前看戏的近景,武昌的却不见戏台出现于画面中,选取的是观众黑压压一大片或坐或站聚精会神看戏的镜头。旧时,武汉宫观庙宇甚多,有些较大的还专门建有戏台,供民间唱戏酬谢神佛之用。“沈家庙里戏酬神,一节入官二百文。求福人多还愿众,戏台押得一包银。”长期寓居汉口的浙江余姚人叶调元的这首汉口竹枝词,写的就是近代武汉供奉关帝的汉口汉正街沈家庙戏台上唱戏酬神的盛况。他的另一首东岳庙看戏的竹枝词:“岳神诞日进香来,人海人山挤不开。名为敬神终为戏,逢人啧啧赞徽台。”则是从侧面反映了民众在名为烧香还愿实为佛寺看戏的别样心情。东岳庙原址位于长春观与洪山宝通禅寺之间,为民间供奉东岳大帝的庙宇,这张明信片反映的就是赶庙会的人们在东岳庙空地上看戏的盛况情景。只见庙宇建筑飞角翘檐,气势宏伟,悬挂的匾额、楹联文字已漫漶不清,门前两边摆放一对石狮子高大威严。观众就着庙宇的台阶层层而坐,发辫或盘或垂,不惧骄阳炙晒,有的举伞,有的摇扇,有的以扇遮阳,有的扯起遮阳篷布,倚靠在石狮子上看戏,均目视前方,神情专注,表情各异,种种看戏之乐趣态尽显,惟妙惟肖。

“芦棚试演梁山调,纱幔轻遮木偶场。听罢道情看戏法,百钱容易剩空囊。”武汉人喜欢看戏,也舍得花钱,这样的情景一次次出现在叶调元的汉口竹枝词中,渗透着一个时代的文化风情。晚清时期的戏台演出,盛行花鼓戏(即楚剧),对白、武打、唱腔……生旦净末丑,连同吹拉弹唱的师傅,各司其责分工明确。进入民国后,汉剧、京剧、豫剧逐渐成为武汉戏台上经常演出的剧种,节目丰富,名角辈出,演出场地除了一些有名的戏院和大舞台,民间露天戏台的演出也多盛行,极大地丰富了武汉人的娱乐生活。

这两张明信片为黑白摄影,镜头清晰,捕捉细致,画面生动逼真,体现出摄影人技艺的精湛。尤其是摄影师的选材可谓独具匠心,通过两个不同的角度,既展示了选取角度的慧眼,又折射出晚清武汉人对看戏的无比热爱。


责任编辑:苒若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