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趣闻 > 福州关于郑和的两件国宝(组图)

福州关于郑和的两件国宝(组图)

2017-12-27 11:07 文章来源:收藏快报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郑和第七次下西洋临行前为祈求平安而铸的铜钟

郑和第七次下西洋临行前为祈求平安而铸的铜钟

福建省档案馆馆藏民国档案记载:“民国二十五年(1936)间,长乐县发现明代郑和天妃灵应碑,其文字记载了郑和下西洋的史实,足为补正明史之缺略,法国汉学大师伯希和氏因之修正其对郑氏史迹之论著,殊为本省近代学术上之一大发现”,曾轰动国内外。1948年,碑迁回,立在吴航小学(今长乐师范附小)校园内。依史学家郑鹤声访问记所载。全文见民国二十五年(1936)十一月六日天津大公报,对郑和历次西征年岁地点记载翔实,足补正史及稗乘谬缺。1961年“郑和碑”被列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郑和铜钟,1981年6月在福建南平市茂地公社依朝村外华光庙被发现(一说被南平地区物资局局长张茂贵在市物资局仓库发现作为废铜收购来的铜钟)。铜钟铸就后为何会留在南平呢?在铜钟的原存放地,离城30余华里,海拔千米的茂地公社依朝村,当地的老人卢远义和卢传艺说,此钟早年悬挂于雪山寺,明初该寺毁于火,被移至华光庙,已有100余年了。迄今依朝村仍流传着铜钟的故事。

郑和铜钟在南平发现后,先后有《福建日报》、《福建文博》、《福建工人》、《文汇报》、《民族画报》等报刊报道。1983年,郑和铜钟从南平护送到北京参加全国精选文物展览。后经国务院批准,铜钟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由中国历史博物院珍藏。南京博物馆复制三口,南平市博物馆陈列的为复制品。1985年7月间,在江苏郑和纪念馆召开的郑和下西洋580周年纪念大会展出。

此钟通高83厘米、口径49厘米、厚2厘米、重77千克,钟体呈褐绿色,覆釜形,葵口;钟钮为双龙柄,钟肩表面浮印十二组云气如意纹,腹中部以云水波浪纹为母题,还铸有铭文、八卦、云雷等字纹;主纹饰上部环绕一周八卦纹,共五组,其中第二、四组各铸有“国泰民安”和“风调雨顺”铭文。铜钟下部铭文5组共54字行楷,每字1.8厘米,加标点为:“大明宣德六年岁次辛亥仲夏吉日,太监郑和、王景弘等同官军人等,发心铸造铜钟一口,永远长生供养,祈保西洋回往平安吉祥如意者。”此钟形体古朴,饰纹优美,铸工精良。

“宣德”是明宣宗朱瞻基的年号,宣德六年即公元1431年,仲夏指农历五月。这一年郑和61岁,受朱瞻基的派遣,最后一次出使西洋。

据祝允明记载,郑和第七次下西洋,于宣德五年闰十二月(1431年1月)由南京龙湾启程,六年二月二十六日(1431年3月)到达长乐太平港,当年十二月九日由五虎门出海,其间在长乐停泊了9个月之久。这口铜钟铸造于宣德六年五月,郑和等人正在长乐。又据《天妃灵应之记》碑文记载:“今年(宣德六年)春,仍往诸番,泊舟兹港,复修佛宇神宫,益加华美。而又发心施财,鼎建三清宝殿一所于宫之左,雕妆圣像,粲然一新。钟鼓供仪,糜不具备。”上述资料证实,郑和等是为供奉三清宝殿而铸造铜钟,其目的是祈求第七次下西洋往返平安。

据民国时曾在长乐吴航小学教书的刘家敏和在该校读书的王煌官等人回忆,“郑和铜钟”就曾挂在该校作为校钟,抗战时,长乐人民怕珍贵文物落入日寇手中,便运往南平去了。抗战胜利后,并没有把它运回长乐。

“郑和碑”、“郑和铜钟”一样,是郑和下西洋在福州遗留下来的、弥足珍贵的文物,是祖国其他地区所没有的、具有特色的福州历史文化,也是世界航海史上的重要遗产。这些文物引起海内外学者的重视,同时也为福州蓬勃发展的旅游业锦上添花。


责任编辑:苒若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