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趣闻 > 福州关于郑和的两件国宝(组图)

福州关于郑和的两件国宝(组图)

2017-12-27 11:07 文章来源:收藏快报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天妃灵应之记》碑拓片《天妃灵应之记》碑拓片

福建宁化 赖晨

郑和七次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创举,是中国人民对航海事业的伟大贡献。对此,福建人民特别是福州闽江口劳动人民也出了大力。福州是郑和下西洋的驻泊地与开洋起点,从郑和首次航海算起,距今已经有610年了。他在福建的遗物饱经沧桑,剩下的寥寥无几,如长乐的《天妃灵应之记》碑(又称《天妃之神灵应记》碑,俗称“郑和碑”)、“郑和铜钟”,都是十分珍贵的文物,也是研究郑和下西洋的第一首直接史料,可以修订补充文献史料记载中的某些失误与不足之处。

郑和碑是明朝宣德六年(1431)十一月,郑和等在长乐时,立在南山天妃(后)宫的石碑,是现存有关郑和航海史的七方珍贵刻碑之一。碑文明确记载了郑和七次下西洋的时间及前六次访问亚非国家与地区的状况,并褒扬了在航海过程中天妃娘娘(妈祖林默娘)的保佑之恩德。

郑和在长乐南山创建了天妃宫、重修宋代南山寺,在天妃宫之左侧建造了三清宝殿一所。于是,这些宫、寺、殿和宋代南山塔(三山塔)组合成为南山建筑群体,蔚为壮观。郑和修建的建筑物因为种种原因而荡然无存,我们只能从郑和碑文中欣赏当时“画栋连云、如翚如翼。且有青松翠竹,掩映左右,神安人悦,诚胜境”的雄伟景观。

明弘治三年(1490),对郑和抱有成见的长乐知县潘府,企图抹掉郑和史迹,他废掉三峰塔寺、天妃宫、三清殿,改作“南山书院”,仅存一隅之地供奉天妃神像,让航海人员前往行香。至乾隆二十六年(1767),知县贺知俊在西关外另建一座天后宫,移去天妃像,这里归书院所有,原有建筑物逐渐改换面目,有的仅存废址了。1929年,当地民众在南山天后宫废址中发现“天妃灵应之记碑”,县知事吴鼎芬将其移立在县衙思善斋。他查考了古书,看到碑文所记郑和出使年月与《明史》不符,而认为此碑是后人伪记的,派人将其移置于县署“思善斋”侧,便不再过问了。吴鼎芬离任后,碑石又被乱草掩盖。1935年,湖南湘乡人、县长王伯秋偶然间在县署档案中,发现了这块具有重要史料价值的碑刻的记载,于是费尽心机寻找,终于在荒烟蔓草、衙内瓦砾堆中重新发掘出此碑。他认为此碑正可订正《明史》的错误,便将其拓印并抄录油印成册,分赠友好,由是引起国内史学界重视,被称为“郑和碑”。抗日战争时期,为了珍藏重要的文物,将郑和碑运往南平福建省建设厅仓库寄藏。

责任编辑:苒若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