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知道了”胶带 台北故宫文创产品
现象五:文创衍生品不温不火
近年来,博物馆文创衍生品可谓异常火爆,文化部也在2017年工作计划中明确指出要有序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故宫博物院领跑博物馆衍生品领域,已推出的文创产品超过9170件,一年的营业额达到10亿元。国家博物馆、首都博物馆等也紧跟潮流,利用馆藏IP相继开发出各类衍生品。然而,博物馆衍生品开发也出现了同质化现象严重、产品设计单一等问题,未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衍生品产业,大部分博物馆尚处于探索和培育阶段,其开发的衍生品不温不火,大多难逃“旅游纪念品”的命运。
一款文创衍生品的成功远没有看上去那么简单,需要强大的开发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市场开拓能力等作为支撑。美术馆、博物馆人员可能在藏品研究、学术梳理层面更得心应手,但面对文创衍生品的开发可能就会有些束手无策了,这个时候,“外脑”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国有文化单位而言,文创衍生的路径还需要继续摸索和不断验证。不少博物馆、美术馆的文创衍生品常被吐槽,大都处于印制贴画等初级阶段,甚至做工细节都很粗糙。随着大众对于文创产品的需求增长和审美格调提升,原来那些“简单粗暴”的文创产品自然会被市场所抛弃。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每个地方、每个博物馆都有开发文创产业的潜力,不能人云亦云,更不能照抄照搬。开发文创产品,首先,是要研究人们的生活,闭门造车这样主观的想法是绝对不行的,应当结合人们的生活特点和生活需求来研发。第二,各地的博物馆要深入挖掘自己的文化资源,把自己的文化资源吃透,凝练成“我有他无”的文化创意产品。最后,文创产品一定要注重品质,一定要给大家好东西,这个和产品的价格贵贱没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