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综合 > 樊枫:美术馆要为城市收藏未来(组图)

樊枫:美术馆要为城市收藏未来(组图)

2018-01-03 12:30 文章来源:长江日报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吸纳更多文化形态增加城市底蕴

樊枫认为,美术馆某种程度上像是一个文化平台,要办“好的展览”吸引四方来客,要么艺术水准高,要么创新、有风格、有质量。作为地方美术馆,还有相当大一部分功能,是吸纳尽可能多的文化形态来增加城市底蕴。2017年,武汉美术馆通过艺术家驻站计划,请德国摄影师彼德行走武汉,拍下了扬子街民居、武汉江滩等新老武汉,让城市文化平台上多了域外视角。

美术馆还要聚人气,观众乐意进来。如果全是成人的展览,儿童没展可看,也不行。芭比娃娃展、萌芽展,就是面向孩子的艺术展,通过大人影响孩子。为了让市民觉得艺术可以亲近,武汉美术馆常年设有“美术大课堂”,针对展览开展各种各样的讲座,请策展人、理论家、艺术家到场讲解作品,进行美术史和艺术史识的普及,帮助观众更精准有效地感受作品魅力。《莫奈到苏拉热》展出前,不少年轻人听了法国圣埃蒂安艺术馆副馆长丹瑟女士的讲座后,迅速在朋友圈奔走相告——它是2018最不应错过的展览。开展前三天,观展现场充满了青春气息。

[访谈]

公立美术馆应是这座城市的文化圣殿

因为保费问题,

靳尚谊展遗憾未能来汉

读+:这次引进《莫奈到苏拉热》的经费,是其他同类型展览的三倍,为什么愿意下这种“血本”?

樊枫:引进高规格的国外展览,主要是想提高观众对美术馆的关注,对城市文化的关注。此前武汉美术馆曾举办过《中国美术馆藏——路德维希捐赠作品展》,有毕加索和安迪·沃霍尔等大师级作品,反响非常好。《莫奈到苏拉热》前三天观展人数在3000-4000人,尽管对观众人数已经进行限制分流,还是无法满足观众的热情。考虑到后来的观众已经排队两小时,我们只好延迟闭馆,这在武汉美术馆的历史上是第一次。

读+:引进国外高水平的展览,难吗?

樊枫:难点是经费问题,还有保险费用。这次的保额,整体预估超过7亿元人民币。美术馆的固定品牌是大师展,陆续做过齐白石、刘海粟、蒋兆和的作品展。今年做了折衷,还是大师,但是西方现当代艺术大师天团群展。当年靳尚谊作品展就因为保费问题解决不了,没有办成,我至今仍觉得遗憾。

读+:据说因为将近一年时间看不到这些画作,法国圣埃蒂安的市民很伤心?

樊枫:他们有点生气,有些作品当地人都没有看过,直接从画库提到这里来展出的。伤心也好,生气也罢,说明对人类文化,大家都非常珍惜。我仔细研究了圣埃蒂安博物馆的装箱,那种对艺术的尊重,对本土文化的重视程度,可以教育很多人,这才是当代社会应有的生活品质。

读+:你曾说美术馆就像是一个配餐师,要针对城市的文化背景以及观众对精神食粮的需求,为大家配各种各样的食粮。作为总厨,你觉得武汉美术馆的配餐水平如何?

樊枫:近年来,我们的配餐方法是可行的。美术馆要让文化食粮进入城市,首要前提是非常负责任的去做这些事情,而不是制造噱头,要让市民在过程中是享受的。美术馆属于城市,要满足人民的需求,艺术家的作品,要有选择的提供给观众。美术馆在市民心中的地位,对我来说非常重要。我希望他们将此当作文化圣殿,是来朝拜的。在国外像这种级别展览,美术馆是要收费的。但我们免费,政府买单,给市民带来文化享受。

读+:大餐之外,武汉美术馆也推出亲民的大众套餐?

樊枫:公立美术馆有它的使命,你生长在这个城市,就要适合城市文化。武汉美术馆的几个品牌展,都很接地气,专业性和大众审美兼具。为了将孩子们吸引到美术馆,每年都有萌芽儿童展等非常亲民的展览。老橱窗老照片展能看到武汉数十年的变迁,唤起几代人的情感。武汉·印象系列则是用画笔记录城市生活,展出后都得到了广大观众的认可。

美术馆是座竞技场,

让本国与外国艺术家同台亮剑

读+:你在不同场合说过,美术馆是一个中转站,要把最好视觉艺术引进来,也把城市中优秀的艺术介绍出去。近年来,武汉有哪些优秀的艺术家或作品进入国际视野?

樊枫:走向国际视野,首要的问题是场租费、策展费,需要政府做很大的投入。武汉美术馆采取的办法,是先建立联系,有交流,再互动,有来有往。早在2010年武汉美术馆就加入国际美术博物馆专业委员会,和国际上知名美术馆“建交”。这种交往好比谈恋爱,你情我愿,彼此对上眼才行。我们已和日本大分市博物馆、韩国清州博物馆成为友好馆,2017年故乡在大分的、世界级版画大师高山辰雄的作品曾在美术馆展出,我们也组织美术馆专业委员会成员冷军、魏光庆等人的作品到日本巡展过,在清州做过“意绘”主题展,包括《武汉——大分双城展》,都取得了很好的影响。

读+:本土艺术家冷军领衔的《写生二十年》和莫奈、毕加索同期推出,东西方艺术同场亮相,也是武汉美术馆的办展风格?

樊枫:当初建设这个美术馆时,原本只打算建一个展厅。我当时的想法是,你是想做球场,还是做一个可以比赛的球场。如果只是建一个球场,学校都可以建。如果想具备比赛的功能,就得有配套的观众休息室、球员按摩室等基础建设,要有竞技功能。武汉美术馆如你所见,是一个可以比赛的球场,我们不但展出本土艺术家作品,突出地域性,也有外地的、国外的,甚至同台竞技,既能提升地域的专业水平,又能找到自信,找到差距。为什么把自信放在前面呢,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你的作品要敢和外地、国外的艺术家放在一起,敢在这个擂台上亮剑。

读+:2018年是武汉美术馆新馆建成十周年,会有哪些特别策划?

樊枫:展程基本都出来了,5月的中央美院的人气素描展,往届人气比较高。11月的保罗·史密斯设计艺术大展,时装和艺术跨界,比较有话题度,听说在上海展出时非常火爆。巡展是对每座城市的考验。美术馆只是平台和中转站,展览引进来后,是对城市的测验。莫奈毕加索展在成都创下了50万观众,武汉可以突破吗?我很期待最后的结果。

读+:你在德国做过访问学者,也到欧洲采风写生,当地美术馆、博物馆非常重视公共教育和美术史教育,哪些是武汉美术馆正在做的?

樊枫:美术馆有三种功能,一是供专业人员研究,二是对成人美学的普及。三是对儿童的培养。武汉美术馆的艺术沙龙,主要是艺术家之间的交流。保华街二号是综合性活动,美术大讲堂,是请艺术家给观众讲座,这些在全国美术馆界非常有名。

用馆长的情感,

画出能说武汉话的笔墨

读+:说到水墨的国际化,就不能不提你的都市水墨系列,作为画城市的人,你希望用水墨向大众展示一个什么样的武汉?

樊枫:画出能说武汉话的笔墨。画出地域特色、精神、面貌。让眼中之城,胸中之城,手中之城,合为一体,形成我的作品。一个艺术家必须深入了解你表达的艺术本体的内涵,还原给这个城市的人看,还给外面的城市看。它必须是现在活生生的武汉,既有时代风貌,又能看到这个城市曾经经历的沧桑。我不知道还有谁比我更熟悉武汉,热爱武汉,当我画老房子老里份时,我会带着艺术化理解,那就是这里发生过什么样的事情,才使这条巷道有了今天的厚度?当我的作品到北京、山东展出时,有评论家说,樊枫的作品一看就有武汉味,说明他感受到了我。

读+:你的最新作品《机场》,包括俯城、怀城系列,感觉你把武汉画美了?

樊枫:确实有这种说法。《新自行车王国》展出时,也有人说它远看像一片荷塘,充满诗意。李可染的夫人邹佩珠曾看过我2010年画的《新址——武汉美术馆》,她说我是用馆长的情感在画这幅画,能看到李可染的遗风。对我来说,无论是用心画一座我曾在这儿工作的美术馆或生活的城市,我都希望画到极致。别人比我画得更好,我就会忐忑。

读+:这些年武汉涌现合美术馆、武大万林艺术博物馆等新馆,选择多了,是否会对城市美术馆提出更多要求?

樊枫:更多美术馆的出现,对提升城市文化氛围很有帮助。几家美术馆在当代艺术方面各有侧重,武汉美术馆着重点在水墨,把传统文化激活起来。只有把传统文化变为当代文化来理解,才能让水墨和国粹的当代性进入一个世界领域,我们的文化国力才会提升,我们的文化才会有厚度,并一代又一代延续下去。


责任编辑:果然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